古歌謠
古歌謠為散見於典籍中的上古逸詩,其辭簡短雋永,自然和韻,而未收於《詩經》。今所見者多錄於郭茂倩《樂府詩集》與清‧沈德潛《古詩源》中,「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古詩源序〉)
擊壤歌(1)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2),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3)。
註釋
(1). 擊壤:野老之戲。宋‧王應麟:《困學記聞》引周處《風土紀》云:「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置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擊壤歌,言野老擊壤而戲時所作歌也。
(2). 息:止也。
(3). 于:於。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的施政對我有何恩惠可言呢!言帝堯治下民風純樸,人們所行皆合乎純善,故而社會祥和豐足,無需管理,久之竟使百姓不覺帝堯有何恩德與作為也。
賞析
〈擊壤歌〉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歌,傳說為帝堯時代的作品。王充《論衡.藝增》末句作「堯何等力」,《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這首歌表現了太平治世的景象,與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帝堯為上古聖王,其統治下的人民由於生活安適,既無爭戰也無掠奪,所得皆能回收自給,竟以為一切出乎自然,本來如此,不需有君王的帶領也可以了。
參考語譯
每天早上我便起來農作,到了日落就回家休息。我自己挖掘水井汲水來喝,自己耕田種地以收成為食,帝王的施政對我有何恩惠可言呢!(言能自給自足)
摘自《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詩選讀(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誦詩三百、歌詩三百」,詩歌本為最精煉且富音樂性之文學,古以弦歌雅樂,匡正民心。本書選錄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詩篇,加以註釋賞析;並集合兩岸傑出音樂工作者,重譯古譜及吟唱,還原古代笙歌吟詠之風。全書內容含古歌謠、《詩經》、《樂府》、《古詩十九首》、魏晉南北朝詩作等約90首經典篇章。附錄光碟曲目選自唐《風雅十二詩譜》、明《魏氏樂譜》、清《詩經樂譜》,及今人創作曲等,優美純淨,重現古廟堂大雅之聲。希望提供國人一份可資潛移默化,達成溫柔敦厚詩教目的之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