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的漸進式革命
【大紀元2011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哥倫比亞大學亞洲與中東文化系副教授、《中國的互聯網力量:網路公民行動》一書的作者楊國斌3月13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中國的漸進革命〉(China’s Gradual Revolution)表示,中國境內的抗議活動,自中國政府血腥鎮壓1989年天安門廣場請願學生後,從來沒有停止過。
文章說,在埃及總統穆巴拉克遭抗議者逼迫下台後大約一個星期,有匿名者在中國以外的網站上號召民眾每週日在中國境內指定的13個城市固定集會。
雖然第一次的集會活動即在中共政府迅速採取抓捕行動中草草結束,但作者認為,中國內部更為微妙的抗議活動已進行多年,其所產生的變化非外人所能理解。
文章說,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中國境內的抗議活動實際上是更為普遍,而且抗議內容更為廣泛,涵蓋薪資、土壤污染、水壩建設、動物權利等,抗議群體遍及勞工、村民、移動人口、環境保護人士到公共利益律師等。此外,在互聯網的抗議也越來越多。
作者指出,受限於中共政府禁止大範圍的聯盟以及大規模的社會運動,抗議者的訴求偏重於溫和且具體的目標,主要針對的目標通常是地方政府或腐敗的官員,以及特定的不公義個案。
另一方面,文章說,中國多元社會時有民眾彼此利益相互衝突的情形,這也是難以在中國內部形成全國性反對中共政府意識的原因。因此,中共政府對於不致造成全國性蔓延的地方性抗議活動,在某種程度,是可以容忍的。
作者指出,對於互聯網的革命潛力,中共領導人則不敢掉以輕心,對此要求務必確實掌握情況,一旦掌握互聯網的抗議活動,就定期限制網民與互聯網的連線。不過,他們也明白,不能完全切斷網民的上網,否則將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應,而且會損及中國經濟。
不過,作者說,運動人士已發展新式的在線及離線運動,以因應中共政府的強硬控制。他們利用互聯網迅速組織非正式的「散步」,而不是正式的抗議活動,以挑釁的方式取代正面對抗的手段,讓中共當局難堪或蒙羞。
這樣的運作模式是有效的,即便中共當局會加強管制,但同時也會採取行動平息眾怒。不過,作者說,中共當局通常採取短視且應付性質的解決方式,而不是針對問題根源的治本之道。作者舉出,中共當局為了安撫毒奶事件通過的食品安全法,到目前為止仍然未能解決中國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