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緬甸欲向西方靠攏 中共驚恐不已
【大紀元2011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江泓編譯報導)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結束了出訪緬甸的「破冰之旅」。她是五十年來第一個訪問緬甸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這次為期三天的訪問,不僅將推動緬甸繼續進行政治改革,而且把緬甸置於中美爭奪地區利益的中心。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緬甸人口5千5百萬。在二十世紀初葉,它曾經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如今的緬甸,在經歷了五十年的軍政府暴政統治後,經濟被肆意破壞,已經淪落為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緬甸現任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今年三月上台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美國總統奧巴馬評價說:「在經歷了多年的黑暗後,我們已經看到在緬甸出現了進步的希望之光。」
被美國政府視為巨變之一的是緬甸現政府與民主領袖昂山素姬的接觸。現年66歲的昂山素姬是緬甸最大的反對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她在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新政府執政後,向包括昂山素姬在內的民主人士示好,允許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登記參加選舉(全民盟曾以絕對優勢贏得1990年的大選,但被當時的軍政府宣布作廢,沒能執政)。
昂山素姬在與到訪的國務卿會晤時表示,緬甸國內確實正在發生變化,她準備再戰政壇,參加明年的國會補選。其它的變化還有:釋放了6,000多名政治犯、出台了比較寬鬆的勞工法案、放鬆對新聞出版和互聯網的審查,以及減少政府宣傳運動等。上週,緬甸國會批准了一項法律,允許民眾舉行抗議示威活動。
這些非同尋常的變化發生的背後是緬甸與中共的關係漸漸變得冷淡。
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緬甸因為人權問題而受到西方國家的外交和經濟制裁。從此緬甸倒向中共,受到中共控制。但是緬甸國內開始反對中共的所作所為,認為這種關係損害了緬甸的利益。根據2009年的統計數據,中國向緬甸的出口總額是23億美金,而中國從緬甸進口的商品只有6.46億美元。
同時,中國也掠奪了緬甸北部的礦產、木材等資源,造成大規模的森林砍伐。此外,來自中國的民工大量湧入緬甸。據估計,緬甸北部的一些城市,比如曼德勒(Mandalay),有40%的人口是中國人。
緬甸事務專家伯迪•林特納(Bertil Lintner)說:「緬甸與中共之間的關係在迅速惡化,緬甸需要新的盟友。」
前不久,緬甸政府叫停了中國投資在緬甸北部克欽邦的水電大壩項目,聲稱該決定是為了「尊重緬甸人民的意願」。這個決定讓中共政府非常震驚,因為中共計劃投資36億美金建設密松大壩,項目建成後90%的發電量將輸送到中國境內。
九月底,報紙刊登了一位緬甸政府高級官員的文章,希望西方國家對新當選的吳登盛政權要耐心一些,同時希望西方國家解除對緬甸的製裁。該官員說:「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國家成為中共政權的衛星國。西方國家不要把我們逼到牆角,那樣的話,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更加依賴中共。」
希拉里在訪問期間表示,她將敦促緬甸在人權和民主方面取得更大的發展,但不會提議放鬆對緬甸的經濟制裁。她說:「我們不會馬上結束制裁。我們不會作出突然的改變。我們必須做一些更多的事實調查。這也是我這次出訪行程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