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物保存完整 臺灣欲領航中華文化
【大紀元2011年10月25日訊】(新紀元週刊246期,記者任百鳴報導)編者按:中華文物在臺灣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後人才有文化尋根之途。臺灣領導高層逐漸體會到:在面對中共強力的全面攻勢下,唯以「文化」為根基主軸,方能取得不敗的優勢。
「工程可以使一個城市變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個城市變偉大。」這是臺灣馬英九總統於10月7日晚間,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宣佈「大故宮計劃」全面啟動時的一番感言。據悉,未來將以臺北原故宮為基礎,增大五倍展覽面積,並設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馬英九強調,臺灣要做為「世界中華文化的領航者」,他不擔心此舉會觸怒大陸,因為大家各憑本事,誰能夠把文化展演得更好,才能夠配稱文化的領航者,良性競爭。馬英九說,「大故宮」計劃既有工程,也有文化,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4個月前,臺灣就曾在要做「中華文化領航者」的主導思維下,力阻大陸簡體字在臺灣氾濫。行政院呼籲商家不要刻意使用簡體字,稱政府不是多管閒事,這樣做是希望讓陸客來臺時能體驗正體字之美。
外界早有諫言,臺灣面對中共強力的經濟、外交、政治、軍事的全面攻勢下,唯以「文化」為根基,作為主軸運作,方能演繹東方不敗之傳奇。臺灣領導層越加清晰、明確的「文化領航」新思維,也引起了人們關於文化的諸多關注。
真假兵馬俑 地震後大不同
2009年12月3日,由中國大陸協辦的「古代中國與兵馬俑」展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開展,參展展品以秦漢文物為主,秦始皇秦兵馬俑館提供了21件文物,其中兵馬俑7件,大約高184厘米、寬63厘米、厚58厘米、重137公斤左右。另有一軍吏俑為複製品,作為輔助展品參展。
因智利是多發地震國家,中智雙方聘請專家對每件展品都進行了專門支架設計,給全部展品製作了安全防護支架,以確保文物安全。2010年2月27日智利發生規模8.8級大地震,文物安全備受關注。中共駐智利大使館文化參贊李保章緊急詢問,卻引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結果。
據李保章報告,真兵馬俑毫髮無損。地震發生後,所有7件兵馬俑都向前移動了20厘米左右,唯獨那個輔助站品——軍吏俑複製品卻向後移動了10多厘米,該複製品的前腳掌斷裂。智利總統府文化中心主任Alejandra開玩笑說:「地震賦予了兵馬俑生命,後退的士兵受到了懲罰。」
事實上,按照中華文化的觀點看,萬物皆有靈,不是「地震賦予了兵馬俑生命」,而是兵馬俑們本來就有的靈性在這場大地震中顯露出來,不同的生命造就來源,也促成了生命的不同表現。
秦陵兵馬俑的燒製成功是製陶史上的一個創舉。秦俑形體高大,陶胎薄厚不一。薄的不足2.5厘米,厚者多達5厘米。俑的輕重也很懸殊,輕者不到110公斤,重者接近300公斤。就一件陶俑來說,各部位的厚度也有區別。薄的地方不到3厘米,厚的部位達10餘厘米。加之,陶馬、陶俑體腔又是空心,如果火候不足則會出現陶質疏鬆、色澤不一的現象。相反,火候如果偏高,又會出現裂紋、變形,甚至爆裂,前功盡棄。然而已出土的千件陶俑、陶馬沒有發現一件裂紋,陶片夾生層的現象也比較少見,陶質疏鬆的陶俑僅發現屈指可數的幾例。大部分陶俑質體堅硬,色澤一致,尤其像陶馬前腿部位的硬度和重量類似於石頭,足以表明秦代那些無名的燒陶工匠在掌握火候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7件秦代兵馬俑步調一致的前行20厘米,完好無損,而被現代人仿照的複製品卻斷裂腳掌,後退10多厘米。外表雖以假亂真,但實質內藏卻是大相逕庭。「後退的士兵受到懲罰」的現象,多少也能透徹出一些人文哲理:文化不是造出來,而是心靈的注入。同理,臺灣若想文化領航,也必然要在心上下功夫。
上天給人留下尋根之途
眾所周知,建築最美的故宮在北京,但珍藏品最多的卻是後建的臺北故宮。目前,臺北故宮典藏近70萬件。臺北故宮於1965年在臺北外雙溪興建完成,並曾於 1967年、1970年、1984年、1995年先後四次擴建。但囿於展覽面積有限,一次只能展出3000多件文物,以三個月一次輪換,要全部展完目前臺北故宮典藏的68.2萬餘件文物需要28年時間。
臺北故宮擁有最頂級精華的中華文化收藏,圖為正在展出的黃公望名作「富春山居圖」。(Getty Images)
雖然,故宮文物離開故土,但經歷過大陸政治運動浩劫的人們都有一種慶幸,若不是上天藉蔣介石先生之手,把5千多箱國寶級的文物搶運到臺灣,終於保存下中華文明的珍品傑作,今人恐怕將永失與古人對話的機緣了。事實上,在戰火中,經過18年的流離顛沛,百萬件國寶轉運中竟未失損一件,這本身就是文化承傳的神力展現,天意盡顯。
資料顯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迅速淪陷。為了不讓故宮的明清兩代皇家文物淪入日本人手中,當時的國民政府制定了周密的搶運故宮文物計劃。經過一年的挑選,近百萬件故宮文物被裝進了1萬3427只箱子,從1933年2月開始運出北京(時稱北平)。在故宮工作人員和國軍的嚴密護衛下,這批文物首先由兩列火車運到浦口,後來因為南京沒有地方存放,又由水路運往上海,存放了四年。
1936年,國民政府在南京朝天宮設立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同年底,有著名設計師童寯主持的朝天宮庫房擴建工作完成後,故宮南遷文物再度運到南京。
抗戰全面爆發後,日本侵略軍逼近南京,剛安頓好的故宮文物再度踏上遷徙之路,往四川、貴州地區轉移。故宮工作人員分為三隊,分別走貴州、重慶、西安三條路線,將百萬文物安全送到了樂山、峨嵋、安順等偏遠地區的山洞裡,在那裏一直保藏到了抗戰結束。
故宮南遷文物歷盡坎坷凶險,在徐州、鄭州曾遇敵機轟炸,在峨嵋遭遇大火,但都化險為夷,南遷文物沒有丟失和損壞,在炮火和硝煙中保存了下來,創造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藏在川貴大後方的故宮南遷文物又被陸續運回南京,寄存在朝天宮,但是不久國共內戰的爆發又阻隔了故宮文物「回家」的道路。
1948年,國民黨在即將撤離大陸之前,蔣介石授意將在南京的故宮文物取其精華運往臺灣。為此,國民政府成立了由杭立武任國寶搬遷主導者的國民黨文物聯運機構。從1948年底開始,故宮文物與各地珍藏被分批運往臺灣,當時搶運的標準是以精品為原則。三批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5496箱,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最有特色的精品。其中,經過文物專家翁文灝等人的挑選,1萬3000多箱故宮文物中最有價值的2972箱被運往臺灣,以這批去臺文物為主,成立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雖然去臺文物只佔四分之一,但卻是這批文物中的精品,這些國寶涵蓋字畫、銅器玉器、圖書文獻等,包括舉世無雙的「范寬溪山行旅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唐懷素自敘帖」、「宋李唐萬壑松風圖」、「唐孫過庭書譜」、「唐人宮樂圖」及西周晚期「毛公鼎」等都是故宮藏品中的頂級珍品。
中華文物在臺灣保存了下來,很類似法國巴黎的藝術珍品在二戰中不可思議的躲過戰火的情形。若比對人間「兵征天下」的世事演繹,上天顯然傾盡心力保留下人類藝術與文明的傑作,給後人留下一條文化尋根之途。臺灣高層對「世界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開始情有獨鍾,或許也算是參透了一絲天機。◇
本文轉自246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mag.tvsmo.com/b5/248/9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