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與《聯合文學》曾分別製作「文學新世代」及「21世紀新十年作家群像」,針對六年級詩人進行文學觀察。同為六年級詩人的李癸雲2004年為《文訊》撰寫「打開六年級同學錄:台灣新世代(1971-)新詩創作觀察」;詩人前輩向陽更於2009年《聯合文學》「21世紀新十年作家群像」特輯中,從文學史角度剖析「六年級詩人」群像與作品,此議題履被評論家進行研究與論述,顯見六年級作家日受重視。
李癸雲所撰寫的觀察報告,討論六年級詩人的創作風格、意象用語呈現雷同的世代特殊性,甚至連詩集序跋也有兩種共通特性。半數以上的詩人甚至還有「親密的同學關係」(中文系學歷);詩人的創作主題關懷少了鄉土悲情,集中在愛情、幸福、成長、自己。
根據向陽的觀察,「六年級」詩人群面對的文學環境已劇烈改變,發表簡易(透過網路、部落格)卻又出版艱困,「銷路更加有限」,頗有知音難覓、動力疲弱之感;唯一能讓他們創作被認知、被肯定的機會,只剩詩刊刊登、年度詩選選入,以及參加文學獎出頭的管道。這些六年級詩人為鯨向海、李長青、王宗仁、夏夏、吳音寧、林德俊、阿芒、若驩、林怡翠、楊寒、孫梓評、曾琮琇、羅浩原、陳雋弘、葉覓覓、何亭慧、何雅雯、邱稚、楊佳嫻、林達陽、林婉瑜、吳岱穎、凌性傑、騷夏……,各自擁有「獨特的詩風」,具有「創造新世紀台灣新詩壇新氣象的動力」。
文學世代各領風騷,也各有時空特色。筆者所服務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本(6)月份開展之「詩語燦燦──大學青春詩展」,展出達15所大學學生的精采詩作。年輕世代詩人們從自我出發而成就為一方大家,六年級詩人群即將出列、出發。◇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灣文學館 公共服務組研究助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