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去時煩歸亦煩,長江入海怎西還。
飛蛾撲火熄方罷,野草藏根燒不乾。
拚命只求生計好,失眠定為板床寒。
火車有軌成雙對,月到中秋總會圓。
賞析:
這首詩以西部男性農民工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對生活環境的變遷感到無奈和困惑之時,主人公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對妻子的愛仍然濃烈。感情境界深微綿遠,極為豐富。
頗得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七言詩的神髓。
開頭兩句,寫主人公外出謀生的境遇和其心境:由於生計所逼一對夫妻要分隔兩地生活,現實的壓力使他只能無奈地忍受。首句的兩個「煩」字,第一個指生計上的「煩惱」,第二個是「麻煩不易」的意思。這種兩「煩」的局面是主人公不情願面對但又必須面對的。這讓主人公聯想起長江總是要向東流一樣,自己也是一定要到東部城市去打工的。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長江入海怎西還」一句,既寫自然規律,也表達了當今城市化的惡潮不可逆轉。
農民感受、自然規律、共國惡潮三者交融。心靈、自然與社會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自然規律反映時代的變遷、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騷童的筆底是常見的。寫實與象徵融為一體,賦予人的感情和社會現象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 「寓情理於自然現象」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著寫雖「兩煩」、雖無奈但也不得不出外打工的農民心理,在這種不得不遠離家庭的情況下表達對家庭對妻子的愛意。其情境合描手法運用得更為精奧。「 飛蛾撲火熄方罷」有兩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對妻子家庭的忠誠,如同飛蛾撲火,火不熄滅決不甘休;二是說就算兩「煩」也必須出外打工,別無反顧,猶如飛蛾明知必死也要撲火一樣,只能順應黨造潮流才有出路,別無他途。「野草藏根燒不乾」有異曲同工之妙。飛蛾是農村最常見的昆蟲,野草是農村最普遍的植物,農民用以自比是最恰當不過的。一是說自己會像「野草藏根」一樣保重自己的,不會有事,讓妻子別擔心;二是說有你在家就好像「野草有根」一樣,我心裏就有了底,到了外面工作就更有勁不覺累「不會乾」的。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複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
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像對方。「拚命只求生計好」是說自己為了家庭生活會拚命工作的。
「失眠定為板床寒」句是推己及人,想像對方和自己一樣也會記掛自己,晚上會因想念自己而睡不著。他也想到因自己不在而冷落了妻子,使妻子一人獨眠「冷板床」而大為傷感!這「板床寒」三字也交代了為何主人公在兩「煩」的情況下仍要「撲火」 的原因。就是交代了主人公為何不顧分離也要出外打工的原因--家境貧困。他出外打工就是為了改變這種家境。
最後兩句筆鋒一轉:別難過別悲傷:「火車有軌成雙對」,現在有火車,鐵軌聯著你和我,我和你也像鐵軌共排一樣,心永遠伴在一起。因主人公遠離家鄉,想到火車這種他有能力坐的最快的交通工具是很合情理的,可反映出騷童在運用景物描比主題上簡直是已進入了化境!
等我啊!一休息我就會回家看你的!「月到中秋總會圓」,這裏也是用自然現象比說人事。農民都習慣用黃曆。用月亮的運行規律說時就好像用黃曆計時一樣。用中秋的圓月表示回家團圓在中國那是最自然不過的手法。這樣主人公以「很快就會見面的承諾」結束全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