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性與人性
(//tvsmo.com)
【大紀元6月16日訊】先講几個貓故事吧。
這是個真事。一幢荒廢已久的樓房著火了。一個消防員在忙碌著救火的當口,聽到濃煙滾滾中有細微的貓叫聲。冒著高溫、頂著火焰,消防員循聲而去,在牆腳找到了兩只出生了才几天、還不會走路的小貓咪。這位好心的消防員用手把兩只小貓咪捧出大火,放在一個遠離災難的安全地帶,又轉身去救火。可是他又聽到貓叫聲,比以前聽到的聲音更大、更悲切。消防員以為還有小貓咪被困在火中,就又順著叫聲尋找,不料這一次那叫聲卻把他引到了街對面。見多識廣的消防員被眼前景象鎮住了、也感動了──他看到一只已經被大火燎去了毛、燒掉了耳朵、連眼皮都被燒焦了的大花貓還在不停地舔著拱在自己肚皮下的兩只小貓咪,一邊舔一邊在叫,他聽到的就是這個貓媽媽悲切的叫聲。那兩只小貓看上去和他剛剛從火中救出的小貓咪一樣,也只有几天大。看來,這個無家可歸的貓媽媽原來是住在那座荒廢的房子里生兒育女。大火起來的時候,她想一個一個地把自己的小寶寶叼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救了第二個以后,她自己已經被燒得體無完毛,再也沒有氣力去救剩下的兩個小寶寶了。她是在哭自己可能已經葬身大火的孩子!消防員和同伴一起,把這個貓媽媽和她的四只小貓咪送到了獸醫院,它們一家終于又團園了。消防員給貓媽媽起了個美麗的名字──Scarlet(深紅色﹔也就是《飄》中郝思嘉的名字)。消息傳出,人們被這個勇敢的貓媽媽感動了,几百人給醫院打電話,要求領養思嘉和她的寶寶們。看著電視上思嘉被燒傷后缺耳朵、沒眼皮的“丑”樣子,我卻覺得她是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貓,因為她心里有愛。
第二個貓故事也是真事。一對夫婦,臨時收留了一只有殘疾的、待人領養的小貓咪。時間不長,他們就喜歡上了這只小花貓,決定自己收養它。小花貓好性情,在這對夫婦家生活了十二年,它從來沒有伸出爪子來抓過任何人。有一天夜里,夫婦倆都熟睡了,卻不料有一個盜賊撬開他們家的窗戶,企圖行竊。夫婦倆對此渾然不知,仍在夢中,花貓卻聽到了動靜,從床上跳下來,悄悄走到樓下,躲在樓梯旁的高處觀察動靜。當盜賊經過那里准備上樓的時候,花貓從高處跳下來,雙爪在盜賊的臉上狠狠地抓了下去。盜賊大吃一驚,忍不住巨痛,大叫了起來,捂著臉從窗口原路而逃。夫婦倆聽到叫聲,沖下樓來,發現樓下到處血跡斑斑,連忙報警。警察勘驗以后認定,血跡是那個盜賊留下的,花貓并沒有受傷。不几天的工夫,這個在附近居民區多次作案的盜賊就被逮捕歸案了,而“告發”他的竟然是他臉上被貓抓過的那些傷痕。破案后,花貓護家的故事傳開了,地方政府決定授予花貓一個“英勇”獎。授獎時許多人才知道,那勇敢的花貓從小就雙目失明。
第三個故事是我從書上看來的,講的據說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兒,因為車禍腦部受傷而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醫生無法確定孩子是否還有可能蘇醒過來,也許,她會這樣一直昏睡下去了。孩子的媽媽每天陪著孩子,按照醫生的囑咐,不停地對著她的耳朵說話。有一天,媽媽把病房的窗子打開來換空氣,一只黑貓從窗口跳進來,徑直來到孩子的床上。小女孩的媽媽怕貓傷著孩子,要攆它走。可是黑貓卻很乖地臥在孩子身旁,伸出粉紅色、帶“刺”的小舌頭,開始舔小女孩右手的大拇指。舔了好一陣以后,貓就蜷縮在孩子的身邊睡起覺來。以后這只黑貓每天都按時從窗口進來,舔完小女孩的手,睡一覺,就離開了。這樣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小女孩的媽媽發現她的手漸漸地有了知覺。又過了几個月,孩子終于從昏睡中蘇醒了過來。當她完全恢復知覺以后,那只黑貓就不見了。孩子和媽媽給貓起了個名字叫Angel(天使),她們每天把窗口洞開,期待著天使再來,可他們再也沒有見過它。醫生說,小女孩實在是太幸運了,她能夠重新醒過來,與黑貓日復一日地舔她的手、刺激她的神經有很大的關系。孩子能夠重享童年快樂,黑貓功不可沒。
我是個極愛貓的人。這几個貓故事我給朋友講過許多次,這一次想起這些故事來是被《華夏文摘》第532期上那篇“貓的死刑”(下簡稱“貓文”)一文所觸動。我之所以能夠把“貓文”讀完,是為了能夠在字里行間找到作者對自己兒時行為的一點懺悔。不過他讓我失望了。几天來,那只灰貓在大樹下的風中微微晃動的悲慘景象在我腦中揮之不去,令我不能不一吐心聲。其實,我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景,因為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太常見的一幕。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看到的結局卻很不一樣。七十年代中,我的小弟弟才上小學。一天,他抱回一只臟兮兮、几個月大的小黑貓來。我父母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說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男孩子在耍弄這只小貓。他們拎著小貓的尾巴在頭頂轉圈,然后再一松手把它甩出去。這樣扔了几次以后,他們又找來汽油,要倒在它身上點火。小弟弟看了實在不忍心,就把小貓搶過來跑回了家。這樣,小黑貓就在我家落了戶。可惜的是,小黑貓在我家也只多活了几天。那個年代市場供應短缺,連人都吃不上魚,哪有小貓的份呢?我的兩個弟弟就到我們院大門外的運河里去撈魚苗蝦仔喂貓──那時候的大運河水還很清,人可以在里面游泳﹔用條毛巾兩個人各拽一頭,在水里來回漂就真能撈起不少兩三厘米長的小魚小蝦。小黑貓餓壞了,太貪食﹔弟弟們又沒有經驗,魚撈回來就放在那讓它隨便吃,結果第二天早上,小貓的肚子鼓鼓的,卻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咽了氣。我說是因為小貓被人摔出了內傷致死,但小弟弟卻認定它是吃多了魚撐死的,至今提起來還后悔不已。
要說《貓文》中孩子們的惡作劇之殘忍是文化大革命那個特定的環境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并非沒有道理──在一個對犯人執行槍決成為公眾、包括孩子們的日常“觀賞節目”的時代,虐殺一只貓當然對一個社會來說就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一樁了。不過話說回來,我在以外、非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地方也曾遭遇過類似的虐殺──七年前,被我和先生從車道上撿來、與我們共同生活了四年多、并跟隨我們從美國加州搬到東岸的貓貓就是在離新家不遠的地方被人射殺的。在一個治安良好的社區里發生這樣的事,這又該讓人做何解釋呢?我想,雖說環境對人性與人的是非判斷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可我們看到過太多的例子,許多人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卻能行善,而另一些生活在極優裕的條件下的人卻作惡多端。所以誰也不應當把自己做壞事的責任全部推卸給自己所生存的時代與環境。其實,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好人與壞人之間的差異僅僅在于每個人善的那一面更多還是惡的那一面更多而已。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但一個有是非判斷能力的人在做了錯事以后會感到良心上的不安,會對自己的行為反省并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假如自己做了錯事卻不知道是錯的,甚至把自己做的錯事當成趣事來津津樂道,這就要讓人擔憂了。要知道,連貓都能做到愛憎分明﹔難道我們人類真的連貓都不如嗎?
最后還想再提一句的是,許多心理學研究都顯示,飼養小動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對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統計數字表明,虐待或殺害動物的兒童長大以后成為青少年犯罪分子的可能大為增高,而許多成年罪犯都有虐待動物的個人歷史。這里面的道理其實挺簡單的,一個不能愛護比自己更處于弱勢的動物的人,是不可能去好好地愛人類的。因為愛動物需要有一顆寬厚的心,而愛人類則需要一個更加博大的胸懷。沒有“寬厚”,又何來“博大”?唯愿“貓文”的作者與他的同伴們都已“beat the odds”,長成了有愛心、有是非判斷力、內心善多于惡的好人,并教導他們的子女也做同樣的好人。
(轉自華夏文摘)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