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依山傍水的坝子边,坐落着一个个傣族村寨,高大的椰子树、芒果树、棕榈树,还有香蕉林、灌木丛,以及那些挺拔的竹林,一幢幢造型古朴别致的傣家竹楼,若隐若现在绿海碧波中,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好一幅优美的民族风情画。
竹楼是傣族的传统民居,西双版纳盛产竹子,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而且气候湿热,傣族人因地制宜,利用竹子,修建竹柱、竹梁、竹檩、竹椽、竹门、竹墙,且留有高脚栏干,分上下两层,故称竹楼。
傣家民间传说竹楼的建房始祖是帕雅桑目底。帕雅桑目底目睹族人的居室无法遮风挡雨,便苦苦思索建盖居室的式样,曾尝试建筑绿叶平顶屋和狗头窝棚,仍不能达到目的。天神感于他的诚心,便变成一只凤凰冒着雷雨飞到他的面前,低头垂尾,两翅微张,双脚立地,做出欲飞不飞之姿。帕雅桑目底受到启示,便修建成四面坡式的高脚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即指以两层竹楼为居室,即可下避潮湿,上避炎热,因竹楼多临江而建,还可一日十浴。
竹楼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外形象一只开屏的金孔雀,以金鸡独立之姿立于翠竹绿林之中,又像一顶巨大的帐逢。粗竹用来建筑房屋的柱子、梁和屋架结构,围墙则用竹片编织,将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成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盖在屋顶上。
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是被称为“坠落之柱”的顶梁大柱,据说可以庇护竹楼免于灾祸,这里是不能随意倚靠或堆放东西的。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顶呈“人”字型,因地处热带。降雨量大,这种屋顶易于排水。
竹楼一般呈四方形,分为两层,下层高约七、八尺,是储放杂物和饲养家畜的地方,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建有楼梯供人上下。楼上由竹围子或木板将楼房分成两半,内侧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地上铺着竹席;楼梯进门比较开阔的地方是堂屋,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并设有火塘,是主人的待客之处和烧火做饭的地方。无论是堂屋还是卧室,内置家俱十分简洁。
门外有一走廊,一边是楼梯,另一边是露天的阳台,放着傣家人的打水用的竹筒、水罐等,供家人洗漱冲凉。因为傣家人在进屋之前,必须将污秽清洗干净。阳台也是傣家女子作针线活的地方。竹楼内四面通风,且可防潮,夏天凉爽,冬天暖和,是热带地区的理想居处。
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种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使竹楼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充满诗情画意。
官家和大户人家的主楼高大宽敞,屋顶带三角锥状,由建在石墩上的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横梁上刻有花纹,楼上卧室间数较多。而寻常百姓人家的主楼则相对狭小,屋顶有茅草铺就,支柱不能建在石墩上。
傣家竹楼不仅建筑美观,结构合理而坚固,掩映在翠竹丛之中,远望影影绰绰,似隐似现,近看则整齐有序,小巧别致,别有民族风情,幢幢精美的竹楼组成斑斓多姿的傣族村寨,偶有三两个穿着长长的筒裙、担着箩筐的傣族姑娘在竹楼间中穿行,一片翠绿中闪动着那红、黄、绿、蓝的长裙,使整个画面活动起来,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融为一体。@*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