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8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17日电)台东唯一的电影院大同戏院被一把火烧了!电影业在台东有过辉煌的一页,从鼎盛时期的36家戏院,到剩下最后一家苦撑,今晨的一把火让台东电影娱乐也成灰烬。
台东戏院的高峰期是在6、70年代,当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2家电影院,就连远在兰屿的励德管训班也有,看电影是当时的主要娱乐。
在黑白电影时代,台东不仅没有首轮片,甚至只能看到三轮的,院线片在台北下片后,利用飞机送到花莲,再由公路或铁路将片子托运到台东,在16乡镇轮流跑片。通常片子到台东多少已破损,因此会有断带的情况,每场电影最少断片5、6次以上。
位在台东最南端的大武戏院,观众以伐木工人、捕鱼苗渔民和采琼麻农民为主。当时大武地区经济活络,一片欣欣向荣的富裕景象,戏院场场爆满。如今伐木工人走了,鱼苗改用人工栽培,琼麻事业更是没落,戏院也跟着关门了。
另外,已成废墟的台东市新兴戏院,里面由桧木做成的座椅宽度仅30至40公分宽,以现在一般人的体型,坐下去可能动不了。5、60年代,台东民众的体型瘦小,超过70公斤的“胖子”,看电影只能买站票,没有椅子可以坐。
戏院的兴衰除了反映当时的经济情况外,也结合当时的社会型态,4、50岁民众印象最深的就是“爱国教育片”和“军教片”。每当国庆日、青年节前后,就会看到老师带着学生排队进入戏院欣赏“梅花”、“笕桥英烈传”、“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等爱国片。
除了爱国片外,许多影片也让观众找到情感的共鸣。1969年左右,黄梅调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造成空前轰动,盛况不亚于去年的“海角七号”。当时电影通常一星期就下片,结果“梁祝”连演18场,场场爆满,18天才下片,连高中生都连看了7场。
1980年后,电视的普及和录影带的兴起,使得戏院开始没落,台东电影院进入苦撑期,2、3年后,娱乐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地方电影院像骨牌应声而倒。1985年,大武戏院拉下序幕,剩下台东市大同戏院苦撑,如今,一把无情火烧了大同戏院,也让台东民众告别了电影院。
台东的电影院,就像大同戏院正在放映的“天外奇迹”般,曾经走过地方经济活络的时候,辉煌过后,一切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