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老车站竹田驿园
屏东竹田驿园是台湾仅存的三座日式仿洋风木造火车站之一,与南投县的集集及台南县的保安车站,同为目前台湾仅存的三座木造火车站。竹田老车站建于公元1939年,历经超逾一甲子的岁月,车站的朴拙古貌,见证了历史的演变,丰富了竹田乡民共同的生活记忆。
竹田驿站见证历史的轨迹
竹田,古地名为“顿物”,客家话是指“屯积货物的地方”。竹田乡是六堆客家乡的“中堆”,位于东港溪及隘寮溪的交会处,早期竹田是六堆客家稻米集散地,号称客家“米仓”,因此拥有多座碾米厂,是当时显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今却也变成怀古的文化资产。
日治大正八年(公元1919年)修筑潮州线铁路,并在竹田设置驿站,居民运送物产渐从水路改成铁路;邻近万峦、内埔等乡镇进出的旅客及货物亦以竹田驿站为转运中心,从此后,铁路遂成为竹田的交通枢纽。火车终日进出站的汽笛声成为乡民生活作息的钟声。
因时代变迁,铁路营运下降,竹田车站自1991年改为简易站,台湾铁路局原本要拆除老旧站房,经乡民们努力争取下得以保留这充满乡民生活记忆的文化资产,并获文建会核定为铁道文化驿园区。车站旁的仓库、辗米厂和米仓等也一并列入规划,设了池上一郎文库及李秀云摄影纪念馆,还有火车风情咖啡馆,将教育、艺术融入了在地文化。
竹田驿园纪念碑。 |
木造火车站。 |
竹田车站剪票口。
驿站内景物 掀起内心感动
从车站出来,映入眼帘的是对面民宅墙壁上一幅客家妇女牵着孩子“转妹家”(回娘家)的大幅布幕,看入我眼里有股莫名其妙的感动!台湾以前交通不便回趟娘家确实遥远,因铁路的开通,让嫁到异乡的女儿回娘家的路变近,布幕中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步出车站,那欢喜的容颜,令我感动!就是因为这抹感动,让我更喜欢竹田驿园了。
“转妹家”(回娘家)的大幅布幕,记载着因铁路的开通,让嫁到异乡的女儿回娘家的路变近了。
另外一桩心灵的触动,来自一个在驿园凉亭里拿着二胡、吉他自弹自唱的老爷爷。
走近驿园一旁的凉亭里,传来二胡伴着“安平追想曲”的歌声,坐在凉亭里自弹自唱的老爷爷,无视过客来来往往,他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唱着一首又一首的台湾民谣。
坐在凉亭里自弹自唱的老爷爷,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忧怨的唱着一首又一首的台湾民谣。 |
老爷爷弹二胡的背影有点孤单。 |
池上一郎文库 记载着一段中日情谊故事
设在驿站一旁的池上一郎文库,是一座超迷你日本资讯图书馆,内有许多日文书籍供借阅,池上一郎文库记载着一段温馨的中日情谊故事。
日本军医池上一郎二次大战时征召入伍,1943年派任台湾竹田庒野战病院部队兼院长,在竹田服役2年,兵马倥偬之际犹帮乡民义诊,深得乡民敬重。日本战败后,池上一郎返日,仍以竹田为第二故乡,济助留日的台湾学生,也捐赠文史书籍和奖学金给竹田。驿站内原本的货运服务所木造建筑,经过整建,现已成为池上一郎博士文库。
池上一郎文库建筑物全貌。 |
池上一郎文库记载着一段温馨的中日情谊故事。 |
池上一郎文库的日式凉亭区是最佳阅读休憩区。 |
池上一郎博士的简介。 |
李秀云摄影纪念馆 记录昔日客家农村景象
李秀云摄影纪念馆是利用驿站废弃的铁路仓库,以闲置空间再利用,布置成美仑美奂的摄影展览馆。由于李秀云先生出生于客家农村,对乡土有浓郁的偏爱,因此他毕生捕捉并记录了许多客家文化、农村景象、古早庆典礼俗的镜头,充满了纯朴情感,见证着竹田的古往今昔。
李秀云摄影纪念馆是利用驿站废弃的铁路仓库,以闲置空间再利用,布置成美仑美奂的摄影展览馆。 |
李秀云先生石雕像。 |
北侧铁路仓库。 |
北侧铁路仓库。 |
椰林下的火车风情咖啡馆
夕阳西下,椰林阵阵晚风轻拂,傍晚时分,到驿园的游客反而增多了。“火车风情”是户外咖啡馆,附近居民悠闲的在此聆听浪漫音乐,三三两两喝着咖啡,等看飞奔过往的火车,悠哉的享受黄昏驿园风情。
近来,台湾兴起一股铁马休闲风,由于竹田驿站火车还有停靠,美丽的竹田驿园因富有台湾老车站文化及浓郁的客家风情,已被铁马族视为两铁共乘的必游之地。站区还保有油库房、古井及日据时代澡堂设施,木构造驿站保留着古朴优雅简洁有序的空间格局,值得细细品味。@*
椰林下的火车风情咖啡馆。 |
“火车风情”咖啡馆是户外咖啡馆。 |
附近居民悠闲的在此聆听浪漫音乐,等看飞奔过往的火车。
竹田驿园一景。 |
竹田驿园一景--牛车。 |
生态池莲花池。
竹田驿园一景日式古井。 |
竹田驿园一景日式澡堂,是以前铁路员工的澡堂。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