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生产的五种生活习惯中,最后一种技术是饮食生活。
由于我们吃的食物构成了我们的身体与头脑,饮食生活的好坏,当然会对知识生产力有影响。
不过,习惯于将饮食生活与知识生产力做连结的人,很少会一方面努力学习或作业,一方面又过着对头脑很不好的饮食生活。这样会像是把水倒在砂漠中一样,让难得的努力变成泡影。
那么,什么样的饮食生活对头脑好呢?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过度饮食”。也就是说,习惯于不摄取必要以上的卡路里。
我认为,身体的脏器与脑的大半力量如果花在食物的消化上,餐后头脑就会变得不灵光。因为,要把所吃的东西消化,对身体是很大的负担。而且,也有实证研究发现,平常饮食时卡路里愈高,老化得会愈早。
大家常说,要摄取葡萄糖才能让头脑运作。这决不是谎言,但在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只会有葡萄糖过剩的问题,很少会有葡萄糖过少的疑虑。
更应该实际担心的是,因为饮食过度,而造成脏器或头脑的负担,进而阻碍了知识生产力。为避免饮食过度,请将以下事项谨记在心:
不喝清凉饮料。咖啡、红茶不加砂糖或牛奶
戒掉吃零食的习惯,集中于好好吃三餐
不吃加工度高的东西。要多摄取接近自然状态的东西,也就是蔬菜、水果、全麦面粉(连表皮与胚芽一起碾磨出来的面粉)、豆类、糙米、黑砂糖等
尤其少吃白色食品(白米、白砂糖、白面包、白面条)
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牛肉、鲔鱼、奶油等)对身体造成的负担较大,要尽量少吃。很多研究都发现,动物性蛋白质是生活习惯病或老化的原因
我认为,要想遵守这些事项,最简单的自卫手段就是“不上便利商店”。
我的意志并没有那么坚强,每次一到便利商店,发现有看来好吃的零食或面包新产品排在架上,或是在口渴时看到新出来的果汁,都会不由自主买回家。
但如果从对头脑好的饮食生活角度来看,在便利商店销售的东西,几乎都没有帮助。顶多只有香蕉、纳豆、豆浆有帮助而已,我认为架上所放的食品,百分之九十五都会让我们的头脑变差。
此外,从头脑健康来思考的话,外食也有它相当危险之处。我指的是,在提供相同卡路里的状态下,以加工度较高的东西摄取卡路里,对于卖方来说,比较节省成本。
结果,尽可能节省食材费、提供高卡路里食品的做法,既可满足消费者,业者自己也能获利。速食店是个中之最,速食之所以变得像是把加工食品堆在一起一样,就是因为有这种经济效果的存在。
因此,要想过对头脑好的饮食生活,要嘛就是自己煮,不然就必须在谨记这些事项之下,开发在外用餐的地点。最近刚好很流行自然饮食与长寿饮食,家庭餐厅等地也有愈来愈多提供给注重健康者的餐点。
即使光是遵守“摄取充足的蔬菜、水果、豆类”、“控制白色食品的食用量”、“少吃动物性蛋白质”等原则,知识生产的效率应该也会大幅改变。
创造不输给Google的自己
本章说明了可以提升知识生产力的生活习惯。其实,像这样的资讯,我也是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渐渐学到的。
先前提到过,知识生产必须要有自己的主题,这点很重要。包括本书在内,一旦订定了“如何提升知识生产力”的主题,本书就会成为雷达的锁定目标,其他像是饮食生活、运动、睡眠,都会在相同的观点下进入雷达的范围。
而我们人类与电脑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取得资讯后,会自行解释、进而以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行动模式。电脑如果取得新资讯,固然能够有精密的思考逻辑,最根本的逻辑本身,却极难改变。但人类就不是这样了,只要有合适的契机,人的想法是可以骤然改变的。
正确的资讯,指的是高品质的资讯、能够成为那百分之一本质的资讯。
各种资讯的可靠性有高有低,因此,哪项资讯有科学根据、有学术证明,哪项资讯又大大超出了社会常识的范围,必须用知识的三点测量法(参阅本书第一六九页)等方式仔细检查。然后,对于已有某种程度“确切性”的资讯,再去试试它的成果就行了。
只要能确实感受到“在稍微改变行动后,结果大异于前”的那种感觉,就已经是电脑做不到的事了。这是人类独有行动模式的妙趣之处。
至于那样的行动,要如何才能不费力气予以重现?构思其机制的过程,既会是很好的思考训练,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速度或思考品质。
因此,要想改善知识生产力,重要的是不断取得好资讯,然后以之为基础,赶快用它来改善看看。只要这样的自我升华作用能不断持续下去,我们理当不会输给Google。@(本文完)
摘 自 《新知识生产术 》 商周出版社 提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