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词有感
小病数日﹐心情寥落﹐无以自解﹐故而藉读诗词以求忘我。随手翻来﹐触目动心的﹐是李义山(商隐)的诗。
义山的诗﹐婉约柔美。尤其是他的七律﹐风华韵味﹐皆迥出平常﹐文采斐然﹐音调娴雅。其篇章句法﹐皆妙合自然。故而每当我寂寞愁苦时﹐总爱阅读他的作品。例如﹕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丝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好美好美的一首诗﹐虚无飘渺﹐恍惚迷离﹐如烟似雾﹐义蕴无穷。这是一种朦胧的美﹐不可解﹐不须解﹐不能解。如强为之解﹐则将破坏其气氛﹐失去美感矣。
义山之无题诗﹐则更见高绝。用“无题”为题﹐无限义蕴﹐不尽情思﹐都含在无题里。其妙处在幽杳深远﹐在不可测﹐在意会……如﹕
重帷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设想美﹐意境美﹐词藻更美。无句不深有韵味和韵致﹐值得读者咀嚼玩味。如﹕
“卧后清宵细细长”﹐漫漫长夜﹐无尽相思﹐如何能入睡。“细细长”﹐非有失眠经验者﹐难以领略细细两字之妙。想来想去﹐相思无益﹐还是看开些﹐于是一变怅惘而为清狂矣。
“原是”﹐“本无”﹐“不信”﹐“谁教”﹐“直到”﹐“未妨”﹐这些虚字﹐多么的生动。又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诚乃千锤百炼﹐精谨之至。可想作者于作此诗之时﹐神伤气沮之神态。“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该是多么的伤心﹐多么的无奈。
七律圣手﹐上集唐贤之大成﹐下开宋人之门户﹐其属辞﹐比事﹐自然流利。其篇章句法﹐则风法隽永。
走笔至此﹐亦想谈谈两首流传千古﹐格调特异之诗。其一为张继之〈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应以首句最有韵味﹐第二句最重要﹐不料却以第三、四句最流传。
此诗之中心﹐似应在“对愁眠”。作者因愁而失眠﹐因失眠而听到夜半之钟声。在那样静怡美好的环境里﹐钟声想是更撩起他千般愁绪苦思。
此诗中之“乌啼”﹐“钟声”﹐“客船”﹐看似热闹﹐其实应是宁静。此亦是此诗之特异美好处。
其次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平沙,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文自古藤﹐老树至夕阳﹐均为名词堆砌而成之十个影像﹐连成一串萧瑟气氛。及至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天涯”亦均为名词﹐而“在”为介词﹐全篇则只有一个“下”字是动词。这在诗词里﹐是奇格是创格。
又如﹕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王安石的“瞑色赴春愁”及“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黄庭坚的“高蝉正用一枝鸣”。其“出”﹐“赴”﹐“绿”﹐“闹”﹐“用”等﹐都是极不平凡的用法﹐后人万难企及的。
写至黄庭坚﹐我又记起他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名句来。多么深远的意境﹐多么隽永有味的用字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