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湿疹
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占门诊数的15~30%。其临床表现有四大特点:多形性(具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肥厚、脱屑、皲裂等多种皮损)、对称性、反复性、渗出倾向。中医虽然没有“湿疹”的病名,却有许多疾病(如:浸淫疮、湿毒疮、四弯风等等)的病象描述与湿疹相符,只是病名不同罢了。
中医对湿疹的病因探讨,是直接从湿疹的病症表现来观察的,认为主要与风、湿、热(火)邪有关。如风的特色是善行而数变,来得快,去得也快,故搔痒的症状中医视为风邪。湿的特色是重浊、趋下、黏腻留着难去,故当湿疹表现为水疱、糜烂、渗液,阴部或腿部湿疹,病程反复发作、日久难愈等,中医视之为湿邪。热(火)为阳邪,易消灼阴津、生风动血,故当湿疹表现为皮肤焮红、灼热、发斑发疹等症状时,中医视为热(火)邪。以上简短三个字风、湿、热(火)概括了湿疹所有的病理表现,可谓“执简驭繁”。
既然病因定出来了,治疗的方法也就很简单了,风邪盛的用祛风药,湿邪盛的用祛湿药,热(火)邪盛的用清热药,风、湿、热邪都盛的祛风、湿、热药同时使用。另外再配合体质的虚实,酌以考虑补泻的轻重,这样基本就掌握了湿疹的治疗法则了。这里所列举的诊治湿疹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所有皮肤病的诊治,这是中医对诊治皮肤病的一个基本概念与方法。
以下列举四种临床常见的湿疹证型(每一种证型可涵盖许多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这是中医独特的“异病同治”的概念),来看看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一、湿热型
症状: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滋、边界弥漫,搔痒剧烈,常伴有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症状。
病机:湿热之邪流溢皮肤。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萆薢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
二、血热型
症状: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搔痒剧烈,脱屑不多,常伴有口干舌红等症状。
病机:心火血热夹湿蕴积肌肤。
治法:凉血清热利湿。
处方:鲜生地、丹皮、赤芍、生山栀、黄连、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片、豨莶草等。
三、湿阻型
症状: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泡不多,但滋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饮食减少,面色萎黄,便溏,苔白腻等症状。
病机: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积肌肤。
治法:健胃除湿。
处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四、阴虚血燥型
症状:皮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搔抓刺激或用药不当,皮疹易发红肿胀、起水泡、甚至形成红皮症。常伴有五心烦热或午后低热,口干不思饮,大便干,舌红或淡、少苔等症状。
病机:阴虚内热,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治法:育阴润燥,养血润肤。
处方:旱莲草、女贞子、元参、生地、麦冬、丹参、当归、丹皮、赤芍、茯苓、泽泻、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
◆ 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1. 在湿疹的治疗过程中和治愈不久的湿疹患者,应忌食辛辣、鱼、虾、蟹、鸡、鸭、鹅、蛋、奶类、竹笋等食品。
2. 勿用热水或食盐水烫洗,忌用咸水、肥皂或化妆品类等。
3. 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及疲劳。
文/吴国斌(三重同仁堂中医诊所医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