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进化存在,必然存在进化过程中的物种过渡类型,否则进化论就是谬论。在逻辑上,过渡类型的化石也就成了进化论的证据之一;而事实上,这方面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用。达尔文等人猜想,到了20世纪会找到明确的证据,这又是极不严肃的。直到现在,发掘出的可说是化石不计其数,但禁得起推敲和鉴定的证据还没有一例。
轰动一时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曾被视为是进化论的铁证,因为它既具有爬虫类的特征,又具有鸟类的特征,所以被视为一个著名的过渡类型。然而在6具相继问世的所谓“始祖鸟化石”中,有5具经鉴定是拼凑的,剩下的1具坚决拒绝任何鉴定。最初的“发现者”坦言他造假的原因是由于太信仰进化论了,就捏造了所谓有力的证据。不过在教科书中,对始祖鸟这个“关键证据”的无稽还是不予以更正说明,学生也就不知道真相了。
就算果真存在所谓的“始祖鸟”,但其所具有的爬虫类特征,如爪和牙齿等,在现代鸟类中也存在,如南美洲的OPISTHOCOMN-SHOATZIN和非洲的TOURACOCORYTHAIX等,也就是说,这类证据还是不能用于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所谓的“过渡类型”。
假如进化存在,过渡类型化石就应该很容易找到,为什么没有呢?多数人沿用了达尔文的解释:化石记录不完全。但我们深入地想一想:化石的形成是普遍和随机的,为什么单单漏掉了过渡类型呢?《审判达尔文》一书的作者詹菲力(Philip Johnson)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某种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痕迹……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和环境如何变化,也不再变了。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来应该可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化石向世人展现的,恰恰点出进化论的漏洞,而非给予强而有力的验证。
过去在中国辽宁省挖掘出一只名字叫“奔龙”(DRO-MAEOSAUR)的化石。许多人从化石上存有的所谓“羽毛”的痕迹,认为可由此印证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只不过,这些“羽毛”是否真属于该奔龙化石,科学家之间仍有争议。其实,当科学家们努力为进化论寻找所谓的“证据”之时,真理却可能被遗忘在那尘封已久的角落里。古老民族的神话中都诉说着神造万物的伟大事迹;现代人总以为古人不发达,却没有发觉这样的自负反而使自己迷失在假象之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