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疾病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Q热是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之人畜共通(zoonosis)传染性疾病。
人类感染后,因感染程度之差异,在病程及严重性上差距 极大,甚至为无症状感染。受感染后的潜伏期自10至40天不等,平均为1至3周。临床症状通常有畏寒、发热,其他病征还有后脑头痛、虚弱、身体不适、盗汗,并有肌肉酸痛(主要为腰肌和腓肠肌痛)、眶后痛及关节痛或肺炎。胸部X光可见肺下叶有节段性及大叶性阴影,肺门、支气管周围纹理变粗和浸润等。肺炎病变在病程的第10至14天最明显,之后会逐渐消退,但有时会并发胸膜炎。临床上也有急性心囊炎和急性或慢性肉芽肿肝炎的报告。
部分病人可发生肝功能异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肝脏肿大及压痛等症状。少数病人可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血栓性脉管炎、关节炎、脑膜脑炎及震颤性麻痹等。先天性心瓣膜缺损或者心瓣膜缺损修补者,会发生心内膜炎,且病情常延续超过一个月甚至数年,最后造成重发性的系统性感染。大多数Q热的病人,其病情会在2周内痊愈,且病后常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二)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C.burnetii的型态呈多形性,可为球杆状、杆状、球状等,大小约为宽0.2至0.4微米、长0.4至1.0微米,细菌染色呈革兰氏染色阴性,且吉耶姆萨氏染色呈蓝色。C.burnetii具内孢子样之结构,对外界抵抗力强,能耐热及干燥,对一般消毒剂也有抗性。
C.burnetii的抗原有相的变异,在人、动物及壁虱体内新分离的贝氏考克斯菌具有I相抗原,毒力较强。经鸡胚卵黄囊连续继代后,抗原会变异为II相抗原,毒力也会减弱。
(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1、许多文献指出Q热的实际发生病例数比报告病例多,因为很多个案症状温和,临床表现不典型。高危险群包括农夫、兽医、毛皮业者、屠宰场员工、畜牧业者等,尤其是需经常接触牲畜(山羊、绵羊)的工作者。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曾发生数千人的群聚感染,事实证明有些个案,可在没有直接接触动物的情况下感染。
2、台湾病例概况
台湾在1993年出现第一份Q热病例报告后,临床医师开始注意到Q热的存在而使病例数逐年增加。2002~2006年确定病例之流行病学分布如下:
(1)性别:男性336例(91﹪),女性35例(9﹪),男女性别比为9.6:1.0。
(2)年龄:主要在20岁以上成年人,41-50岁病例数最多。
(3)发病月份分布:全年均有个案发生,病例数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
(4)地区:确定病例主要分布于南部的高雄县市、屏东县、台南县及中部的彰化县。
(四)传染窝(Reservoir)
C.burnetii分布遍及全世界,以动物(特别是野生啮齿动物)和壁虱间的交叉循环感染而繁衍于自然界。此病原十分强韧,可耐干燥且可长期残存在环境中,藉由空气飞布散播。感染后在家畜间广泛地循环,动物宿主包括绵羊、山羊、牛、马、驴、骡、猫、狗、和家禽也会感染。
(五)传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人类感染Q热主要是因为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尘土,或因为饮用病畜的乳汁、污染的水及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因为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污染物而造成。
此病原存于动物的尿液、粪便、乳汁,特别是有蹄类家畜的胎衣及羊水。一般而言,动物感染通常为无症状感染,人类是宿主中唯一会因感染而致病的,因此C.burnetii是属于低毒力高感染性的病原。美国疾病管制局将此病原列为高风险性感染,因为吸入低于10个病原体就有机会造成感染
(六)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一般2至3周。
(七)可传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人与人间直接传染,虽只有少数病例,因污染的物品可能是感染的来源。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都具有感受性。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
(九)病例定义(Case definition)
1、通报定义:有下列情形任一者
(1)急性Q热:典型症状会有发烧、头痛、身体不适、肌肉酸痛以及眼窝后痛,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肝炎、肺炎以及脑膜脑炎。
(2)慢性Q热:可能在数月甚至数年之后发生有致命性的心内膜炎,特别是在有瓣膜疾病的患者;另外也可能会有慢性疲劳症候群。
2、通报期限:诊断后尽速通报。
预防保健
预防方法
1、加强高危险职业者的卫教宣导,严禁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2、不可随意丢弃且须妥善处理羊的胎盘、生产物品及死胎。
3、饮用消毒过的牛奶及奶制品。
4、工作人员的实验衣须经高压灭菌消毒后再清洗。
5、检疫入境的动物。
6、饲养羊的农户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地方,并定期检验C.burnetii抗体。
治疗照护
四环霉素类(doxycycline),对Q热的治疗有效,并需遵从医嘱连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