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古城最高的砖塔─承天寺塔
银川古城西南部的兴庆区,有一著名的寺院—“承天寺”,寺中有一座耸立云霄的“承天寺塔”(现为宁夏博物馆),塔因寺而得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塔与北郊的“海宝塔”遥遥相对呼应,所以当地人便称此塔为“西塔”。
“承天寺塔”是宁夏现存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也是唯一有记载修建年代的西夏古塔。它与凉州(武威)的“护国寺”、甘州(张掖)的“卧佛寺”,同样是西夏著名的佛教胜地。
坐西朝东的承天寺,由前后两进院落所组成。前院是五佛殿和承天寺塔;后院有韦驮殿和卧佛殿,殿屋廊宇规模非常宏大。韦驮殿、卧佛殿二殿的两侧建有配殿。殿宇之间,以重檐砖雕刻有垂花门和围墙连接着,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院落宽阔,古树参天,肃穆宁静。五佛殿与佛塔,同建在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古时,承天寺时有“东土名流”以及“西天达士”往来,所以香火鼎盛,游客骆驿不绝。
据明代《弘治宁夏新志》记载:“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内,伪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级,有残碑可考”。《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碑》记载: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刚满周岁,就登上皇帝宝座。皇太后没藏氏,为了保佑“幼登宸极”的小皇帝赵谅“圣寿以无疆,俾宗而延永”,因而建造了这座“承天顾命”的寺院和佛塔。
于西夏天祐垂圣元年(公元1050年)征调役兵数万,历时五、六年,修建了寺和塔,并且将西域僧人进献的佛骨,以金棺银椁埋藏塔下,福圣承道三年(公元1055年),又将宋朝所赐的《大藏经》置于寺内。塔和寺建成之后,并延请“回鹘高僧”登座讲经。
随着西夏的覆亡,承天寺日渐荒废。到了元末明初,寺废塔存,仅余存“孤塔一座”。 王逊有诗云:“鸣钟长塔寺,不见昔年增,废基妻塚在,陈迹牧儿登”,正是当时寺中荒凉景象的忠实写照。明代年间,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庆靖王)分封于宁夏之后,曾经先后增筑殿宇佛阁,修缮寺塔。承天寺以“梵刹钟声”的美誉名噪塞上,使其成为“宁夏八景”之一。
承天寺塔在元明时期,曾遭兵火和地震的灾害,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元1739年1月3日)宁夏大地震,塔和寺全部遭严重破坏震毁,一夕之间遂成瓦砾之场,成为废址。现存的塔是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重修的,有着鲜明的西夏建筑艺术风格,保留了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
承天寺塔,登上石阶,塔建于高2.6米、宽26 米的方形台基之上。全塔连塔尖通高64.5米,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内呈方形空间,外观十三层、实为十一层的塔,塔身整体外形立体轮廓为角锥形,展现俏丽挺拔的艺术风格。塔的底层向东处辟有一门,可通过4.8米的券道进入呈方形空间的塔室,室内各层采用厚壁的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有木梯盘旋向上可通至各楼层。
塔身一至二层各面,只设券门和窗式空壁龛,三、五、七、九层,设置南北券门式明窗,塔身各层的收分比较大,每层之间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层棱牙叠涩砖,接着又有同样的三层收进,作为上一层塔身的基座。各层檐角石榴状的铁柄上悬挂铁铃,风吹铃响甚是悦耳。
塔身十一层以上,则向外挑出五层棱牙叠涩砖,上覆建八面攒尖式顶刹座,其上设立绿色琉璃砖贴面的桃形塔刹。四、六、八、十层设东西向多门式拱形窗洞,十一层交替的设置四明四暗大型圆窗。
整座角锥形的塔,造型挺拔,风格古朴简洁。近观佛塔,会发现塔身有些特殊装饰,大体规则的有许多方形的绿色镂空琉璃构件,每面约1~1.5米的高度分布一层设有两个。琉璃构件所在位置的塔身中,留有方洞互相贯通。通风是其主要用途,同时也为塔身带来了色彩美和图案美。
参天古木的簇拥下,挺拔秀丽的承天寺塔,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中,蔚为壮观。登上顶层,凭窗眺望,银川古城风光和塞上美丽景色尽收眼底。若遇上秋高气爽的天气,还能在天地连接处看见”一线黄河”的独特景致。
(本文摘编自正见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