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5年,诺查丹马斯的著名预言集《诸世纪》第一卷问世。由于诺氏曾经为许多人准确地揭示了过去与未来,甚至能看透别人的心思;再加上当时欧洲正处于新旧教争斗激烈,而且被西方人视为不祥的彗星,也正好在那个时期现身于欧洲夜空,致使人心惶恐不安,深感前途茫茫。因此当《诸世纪》前四卷于里昂出版时,立刻引起了购买热潮。公元1558年,第五卷至第七卷相继完成,当时诺查丹马斯的名气如日中天,不但书卖得好,前来问卜求卦的人潮也多,于是诺氏继续创作了第八至十卷,而这三卷直到他死后才得以发行。
据文献记载,本名为米歇尔.德.诺斯特罗达姆的诺查丹马斯精通手相、数学、医学和占星学,医生是他的本行,但后来他却以非凡的占星术和预言能力而成名。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预知未来的,但历史证明,他的预言确实在逐步兑现中。
虽然说《诸世纪》的预言奇准,但是人们往往要等到事情发生后,再与《诸世纪》的记载对照,才知道某卷某篇诗句是对应了哪年哪月的历史大事;原因主要是因为《诸世纪》的诗句虽然字面意思清楚,不过影射的人事物却隐晦难明。可是在后世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下,还是有些脉络可循。以下就以第四卷第六十八篇为例:
来到维纳斯附近的那一年,
亚洲和非洲最巨大的东西,
将来人们会流传他们来自莱因和希斯特,
叫喊和哭声覆盖马尔他与利邱斯特海边。
本篇被后人破译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预言:从天文观测的角度看,在二次大战爆发的那一年,火星(马尔斯)正好位于金星(维纳斯)的近旁;由于诺查丹马斯精于天文与占星,所以他会用星象来隐喻时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时间、地点都是以“暗示”或者是“联想”的型态呈现,有时就是明指确切的名称,如诗句中的“亚洲”、“非洲”与“莱因”(指莱因河)就是真实地名。
另外,一些专有名词可能会以类似的拼法呈现,如“希斯特”(Hyster)就被后人解释为“希特勒”(Hitler),“马尔他”(Malte)和“利邱斯特”(Lygustique)可能是指马尔他岛(Malta)与意大利的利邱力亚(Liguria当然这些都是从二次大战相关的人、事、物推敲而得:如“莱因”(莱因河)为德意志的象征,因此“希斯特”应该也是与德国有关的重要名词,让人自然联想到挑起战火的希特勒;而其活跃的战场是欧洲,因此战争导致的“叫喊和哭声”所覆盖之处应该也与欧洲地名有关,所以,马尔他岛与利邱力亚算是合理的联想;最后再解释所谓“亚洲和非洲最巨大的东西”,就可能是指随着欧洲战事引爆而开打的亚洲及非洲战场的大战。因为二次大战的全局可以说都和德军与希特勒的动向有关,所以下一句“将来人们会流传他们来自莱因和希斯特”的因果推论得以成立。这样一来,整篇预言诗似乎就串成了一篇完整的故事了!
当然啦,以上的推论也只能说是一种解释方法而已,而且并非十分完美;再者,如果其中有一个假设错误,则整个故事就得推翻重做啰!如对于“维纳斯”的解释,若它指的不是“金星”而是“维纳斯女神”的象征(爱与美),或其实它是某字的相似字,我们就将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而且,我们只能用“历史”来对照,那“未来”的部分呢?现今没有比对的证据,但这偏偏又是大家最热衷于想知道的部分!所以啦,难怪《诸世纪》的盛名会历久不衰,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