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疾病
(一)疾病确认(Identification)
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俗称爱滋病,这个名称来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一群原先身体健壮的年轻、男同性恋者感染了肺囊虫肺炎、口腔念珠菌和患有卡波西氏肉瘤等。这些疾病在过去多见于免疫缺乏的患者,例如:肿瘤病患接受化学治疗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患。而为了和先天免疫缺乏区分,故称为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俗称爱滋病毒)的末期表现,其诊断标准为HIV的检验(抗体、抗原或病毒培养等)呈阳性反应加上(1)CD4淋巴球数少于200个/mm3(2)出现某些特定的伺机性感染、神经系统病症或肿瘤。
(二)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俗称爱滋病毒。目前可分为两型,HIV-1和HIV-2。HIV-1是大多数国家中最主要造成爱滋病的病因。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两种病毒的致病力并不相同,感染HIV-1后超过90%的患者会在10-12年内发病成为爱滋病。感染HIV-2则往往没有相关的病症。
(三)发生情形(Occurrence)
1983-1984年间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分别自血液中分离出病毒。爱滋病毒(HIV)的起源可能是来自非洲的猿猴。HIV-1的起源可能是来自非洲猩猩(African ape,chimpanzee);而HIV-2和猿猴免疫缺乏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相似,因此它的起源可能也是来自非洲的猴子(African monkey,mangabey)。目前爱滋病患者最多的地区是非洲地区。截至公元2004年止,全球遭受爱滋病毒感染人数已超过6千万人,造成2千万以上的人口死亡,产生1,300万名的爱滋孤儿。
(四)传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爱滋病毒有三大传染途径:
1.性行为传染:与感染爱滋病毒感染者发生口腔、肛门、阴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体液交换时,均有受感染的可能。
2.血液传染:
(1)输进或接触被爱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剂。
(2)与感染爱滋病毒感染者之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针头、针筒。
(3)接受爱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移植。
3.母子垂直感染:
婴儿也会由其已感染病毒的母亲在妊娠期、生产期、或因授乳而得到爱滋病毒。
(五)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爱滋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有二种说法
1.指感染后约2-6星期会出现感冒样的原发性感染症状。
2.指感染爱滋病毒后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期间,一般是5-10年(目前称为隐形期或次临床期)。但是,如前述,爱滋病毒感染后的病程快慢不一。空窗期或潜伏期时,许多患者没有症状,患者可能继续从事高危险性行为,因此成为爱滋病毒防治的漏洞。
(六)空窗期(Window period)
爱滋病毒感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爱滋病毒抗体,因此在感染后的早期,可能因抗体尚未产生,而检验呈阴性反应,此即为空窗期。一般而言,空窗期约是爱滋病毒感染后6-12周内,过去也有零星的报告发现空窗期长达12个月。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空窗期已可以缩短到1-2星期。在此期间,患者体内的爱滋病毒病毒量最高,传染力强。空窗期时许多患者没有症状,或是症状不特殊,易被疏忽或诊断成一般的感冒,因此患者可能继续从事高危险性行为、传染其他的人。目前爱滋病毒的流行并未稍歇,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七)病例定义(Case definition)
得到爱滋病毒的初期,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像感冒、类似传染性单核球过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ike)(发烧、红疹、喉痛、淋巴结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而后这些症状消失,患者进入无症状的隐性期或次临床期。在过去的自然病程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患者在5-10年后发病成为AIDS(即爱滋病)。爱滋病的相关疾病甚为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在台湾地区患者的症状,根据台大医院的调查,以不明原因的发烧、腹泻、体重减轻、咳嗽、喘气、口腔念珠菌等感染最为常见。爱滋病毒感染的检验方法包括:ELISA(酵素免疫分析法)、Western blot(西方墨点)、p24抗原、病毒培养、聚合链连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分支DNA(bDNA)方式。
一般的检验方法是用ELISA检验有无爱滋病毒抗体存在,如果二次检验结果均为阳性反应,应再接受Western blot(西方墨点)检验,以确定其为爱滋病毒感染。其它的方式有检测病毒成分的p24抗原、病毒培养、聚合链连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但是这些检验并不普遍。若怀疑感染爱滋病毒,应尽快至卫生署的指定医院或各县市卫生局所接受爱滋病毒的检验。并应同时停止可能感染爱滋病毒的危险行为。如为阳性,并经再次确认,应开始接受指定医院里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追踪治疗。如为阴性,应在三个月后再次接受爱滋病毒的检验。
预防保健
目前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存活率。但我们仍没有把握治愈爱滋病毒感染。
预防方法:
(1)要有忠实可靠的性伴侣,并正确、全程使用保险套,避免性交易或性服务之消费。
(2)不要与别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剃刀、刮胡刀、牙刷或任何尖锐器械、穿刺工具。
(3)使用抛弃式空针、针头。
(4)避免不必要之输血或器官移植。
(5)性病患者尽速就医。
(6)当您的性伴侣无法提供安全性行为,又不愿做好爱滋病防范措施时,就应拒绝与其发生性行为。
保险套使用要点:
1.在性器尚未接触,而阴茎竖起时,就应立即套上保险套。
2.将保险套缘卷到阴茎根部始能插入对方。若是保险套尖端没有储囊,则保险套尖端应留空隙,以储存精液。
3.性交后阴茎拔出时,应在阴茎尚未松弛时抓住保险套边缘,要留意不可漏出半滴精液。
4.若是保险套撕破,则应立即使用沙精剂。
5.保险套只能使用一次,不可重复使用,即在双次射精时亦然。作性交时常有不能预期的事情发生,因此要多准备一些保险套以防万一。丢弃时应妥善处置,避免任何人(如年幼儿童)再使用或玩耍。
6.通常男女间正常性交时,保险套撕裂情形极罕见,若需使用润滑剂,不要使用石油、植物性或动物性油脂制剂,因这些油脂类可能使橡胶变质。为了要避免保险套撕裂,可使用水或水性润滑剂。
7.保险套应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保险套应小心操作,尤其指甲长时应格外留意。不可长时间放在皮夹内或高热的地方,以免使乳胶变质。
治疗照护
爱滋病治疗使用药物
蛋白脢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非核甘类反转录脢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核甘类反转录脢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elfinavir nevirapine zalcitabine,ddC
saquinavir efavirenz stavudine, d4T
indinavir didanosine, ddl
ritonavir lamivudine, 3TC
lopinavir/ritonavir zidovudine, AZT
abacavir, ABC
AZT & 3TC
‘鸡尾酒疗法’是指合并数种抗爱滋病毒药物治疗,以期降低病毒量、提高免疫力、改善存活率和减少抗药菌种产生。截至目前(1997年10月)的治疗成效看来,不少患者的血中的病毒量已无法用仪器检测得到。但这并不等于治愈。因为仪器本身有其敏感度的限制。再者,病毒仍可能存在于淋巴结、巨大吞嗜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组织、细胞中。因此,我们仍没有把握治愈爱滋病毒感染。卫生署自1997年4月开始免费提供药物,每位感染者及患者都可以在指定医院(见附表)取得这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