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4月12日讯】音响:筝乐的外在表征。音响作为筝乐的外在形式表征,广义的来说,它应该分为两大部分,即静态与动态的存在。
甲、静态的存在:
凡包含乐器、筝架、书谱、义甲等直接或间接与筝乐有关的物品皆属于此一范围。因此要练习弹奏时,选择一部优良与自己喜爱的古筝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部优良与自己喜欢的古筝,将是你练习时提供兴趣与动力的来源之一。它能使你得到音响与心理情感的满足,使在练习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与弹奏的乐趣,而一部优良的古筝应具备如下的条件:
一、制作尚须精良,筝体胶合的部分要紧实,在弹奏时不可有其他杂音出现。
二、需能满足弹奏方式的各种需求,最少要对一般技巧的表现要求都能达到,且雁柱与筝面须密合,不可在弹奏时有移动或走音的情形(这点非常重要)。
三、初学者在选购第一台古筝时,最好挑选音色敦厚结实的古筝,音量不要太大。初学时弹奏的噪音成分比乐音多,如果选择音量太大、音色尖锐的乐器,长时间的练习,容易破坏耳朵的听觉与审美感,这一点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而至于其他的相关配件,则依个人的喜爱自己作选配即可。这一部分的资讯,因属物品的范围,市面上有较多的实体可供参考,且又牵涉到各类的工艺制作,因此不再详述。
乙、动态的存在:
音响的声波型态,此一部分即是音响的本身,是直接构成筝乐的组成。它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即高度、力度、长度及一个表情的元素,那就是音色。下面将这四种元素逐一的分析它们在筝乐的练习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音的高度:
音的高度其物理意义为在单一时间内声波振动的次数。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反之则越低。它体现在音乐上,即是音准。古筝采固定音阶,一柱一音,所以初学者在音准上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具备一台较佳的调音器,那这个问题便应该可以解决。但音准一直是初学者很容易忽略的重点,尤其是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学员,因此在每次弹筝时都应先行调音,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并确实的实行,因为刚开始时脑中的音高记忆还没形成,所以音准的判断非常的薄弱。如果长时间接受到的音准不正确的话,一旦养成习惯便很难更改了。常听到很多同学右手技巧非常淳熟,但左手的滑音其音准却非常的不准确而不自知,这都是长期忽略音准造成的问题。再者有很多初学者都会有一种观念,即要多久调一次音,或者认为自己刚习筝,反正音不太准并不会影响到弹奏,不太需要大费周章的去要求,这些都是不太好的观念。其实乐器并没有多久才需要调音的问题,只要音不准就要调音。而音准是音乐构成中的原始要素,它是自然的定则,并经由全体人类共同认可,它是进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条守则,如果无法接受这条规则,那将很难进入音乐的宝山之中(至于因律制的不同,或不同民族不同乐种所产生的音高互异情形,与弹奏时的音不准是两回事,不可以此当成借口)。
二、音的力度:
音的力度体现在音响上即音的强弱(大小声),它的物理意义为音的振幅。振幅越大音越强,反之越小,音越弱。但它与音高不同的是,音的力度并不是一个不变量,音的力度、长度与音色决定着音乐的情绪与型态。在约定成俗的情况中,我们用较强大的乐声来代表坚定的激昂的控诉或者愤怒等情绪,而使用较弱小的声音来表现如柔情的温暖祥和等情绪。虽然这些感觉会因人或因各地的不同,但音的力度代表着一定的情绪确是肯定的,也因此对音的力度的掌握是弹好古筝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初学者最常发生的情况是,很用力的弹筝或者弹奏时义甲的触弦面积太大,入弦太深或者角度不适当,这时声音虽然加大了,不过会产生音色尖硬。义甲杂音太重,进而影响音乐的美感,也因为角度不适当产生雁柱跳动的杂音,而用力过度的结果也会导致手部僵硬,影响速度的进行及弹奏无法持久等问题,这些常见的困扰,虽然很难用文字作详尽的说明,但还是针对其中几个重要的项目提出讨论,希望对弹筝的学员能有所帮助。
1、用力与放松
一般来讲,弹筝系统大致可分为提弹与扎弦两大类。提弹法除了弹奏的瞬间外,手指并不触弦,它以大臂为支撑,手肘连结手掌定点弹奏时,以手掌为中心,手指以勾弦的动作弹奏,换弦时手肘与手臂视距离适度的移动位置,并与手掌配合以达到最佳的弹奏点。而扎弦法在弹奏时除手指会保留一或二指在弦上(作为借力或支撑)外,其余方式与提弹法一致,这时手的用力只须在弹弦的瞬间使力即可(视弹奏上的需要,有时只需手指用力,有时会加上手掌、手肘、手臂或身体其它相应的部分),而不是从头到尾手指甚至全身都处于用力的状态(僵硬)。常使初学者误解的观念是僵硬即是用力,其实正好相反。当你僵硬时,力量是聚积在身体里并未传达到筝弦上,因此它对音响的力度帮助有限。而放松时力量才有办法藉由肌肉的传达,让力量由手指的触弦转换成音响的力度,因此在弹奏的过程中,不但是手的部分,连身体全身也应该是放松的(放松的定义并不是完全无力,而只在手指触弦的瞬间用力,其力道应急而快,触弦完后便立即放松)。初学时可在基本指法的练习上自我检视,这时弹琴的速度应慢,刚开始时不要太在意声音的大小,并注意自己身体内力量的变化感觉,只有了解自己力量的控制方法才能掌握住力度变化的能力。
2、手指与力度:
手指是古筝弹奏时力度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即使能体会放松的意义,如果指法不恰当那效果也会打折扣。一般来讲,弹弦时是以手指根部(连接手掌处的位置)的关节带动小关节来弹弦,手指根部的关节与小关节是互相配合一起运动的,两个关节虽各自运行却相互影响,因此弹奏者必须调整用力的时间与手指关节弹弦的瞬间,当这三者都配合到最佳时,我们称此为最佳的弹奏点。弹奏者应该试着找到自己最佳的弹奏点,当能找到自己最佳的弹奏点后再改变施力的大小,如此才能掌握力度的变化。但初学者在弹琴时往往只用手肘及手臂来运动手指及手掌却因僵硬而无法运用,这时就不是由手指来弹弦而是由手肘作前后移动的推弦,或手臂作上下跳动的压弦。因此在练习时可放慢速度,并注意自己手指的动作如有上述的情形则要改正,也试着去找到自己的最佳弹奏点。
3、义甲的影响:
义甲直接与弦接触,它不但影响音响的力度也决定着音色的好坏与杂音的大小。如果你对影响力度的各项因素都注意到了,但却忽略了义甲的配戴方式,那岂不非常的可惜!义甲的配戴虽因各人手指的条件有些许的差异,但一般的通则是,弹弦时义甲与弦的接触面应尽量完全平贴(即义甲与筝弦作180度的触弦)。义甲触弦不宜过多,应该控制在义甲尖端处,最好能使触弦的面积集中在尖端而成为一个点的接触,这样才能避免义甲杂音过大(即我们常说的甲音太重)的问题。而力度的大小与触弦的多寡并不有绝对的关系,如果手指与力量的配合不对,触弦面积太大只是产生义甲的杂音与僵硬的音响而已。我们常看到有些同学在弹弦时,义甲的触弦是指侧而不是指面,这样是无法弹出优美而有力度的音响。
上述的几种情况只是影响力度表现的几个重大原因,其中有归属于人的因素,如力量的掌握运用与手指的操作配合,有归属于外在的原因,如义甲的种类与配戴方式。在这里我们会发觉,要掌握力度的变化并不只注意单一层面(即音响层面),更深入的去探讨时我们会发现,表现与意义这两个要素渗透进来。表现层在这里所体现的是力量的控制、(手指的活动与义甲配戴等因素的配合),它藉由弹奏古筝此一行为把静态的音响(即乐器本身,在这里指的就是弹筝)转换呈动态音响的力度,让人耳能够感受判断与认知。因此我们可由此了解音乐的三要素它们彼此的渗透融合,最后才把音乐的全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文摘自《实用古筝教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