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书法的演进,最早可溯至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朝金文(钟鼎文)。到秦汉时期,书法才逐渐趋于成熟。魏晋六朝是各种书法交相发展的时期,而风格严整古朴的秦篆汉隶,也在此时期转为秀劲飘逸的真、行、草、楷书字体。至隋唐时,篆、隶、草、行、楷书各体兼备。
在书法发展史上,出现不少大书法家,如三国魏钟繇,他的作品古朴自然,所开创的楷书成为后世最常用、最基本的书体。而将行书、草书发展成熟且臻于登峰造极者首推东晋王羲之,他与钟繇并称“钟王”。
生平与书法成就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后南迁为会稽人。因曾为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在精研钟繇、张芝书体的基础上,大胆变革,所写的草隶,冠绝古今,是书法史上的继往开来者。他的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来自琅邪王氏家族,是晋朝的世家大族。书法是琅邪世族的家传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从伯王敦、王导,叔父王廙,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书法名家。
王羲之除受家学熏陶外,早年拜师卫夫人,而卫夫人则师承钟繇。王羲之聪敏勤奋,在名师指导下,书艺大长。王羲之的伯父王导对他赞誉不绝,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钟繇《宣示表》真迹赠给他。王羲之如获至宝,虽未能完全领会钟繇书法中的奥妙,但他勤临摩,进步神速。
王羲之十三岁时,当时任司马睿右长史的周顗宴客,王羲之随叔父赴宴。羲之辈分小,自然敬陪末座。筵席上有一道洛阳名菜“牛心炙”,当吃这道菜时,主人必须先敬席上最重要的客人。满堂宾客看到周顗竟把菜送给末座的少年,都惊奇不已。在众人追问之下,方知受此殊荣的是王旷的儿子王羲之。从此,王羲之远近闻名。
王羲之热衷书法,总是废寝忘食苦练习字。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不辞辛劳寻找与拓印历代碑刻,因而累积大量的书法资料。他还在家中的书房、院子、大门边等各处,摆好桌椅,上面放着笔、纸、砚、墨,一有好的字体构想,随即下笔书写。由于不断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造诣才能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作品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
王羲之约在晋明帝太宁三年出仕,任职秘书郎,开始他的仕宦生涯。他先后任临川太守、征西幕府参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到永和十一年,王羲之为会稽内史,因与当时上司扬州刺史王述不合,于是称病去职,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
他在三十年从政生涯中,无论是在朝为官,或是出使外任,他都亲理政事,爱国忧民,竭力改革积弊。辞官归隐后,他优游山林,但仍深以国事为念。
王羲之有七子,都有书名,以献之成就最大,人称“小圣”,与王羲之合称“二王”。晋穆帝升平五年,王羲之因病辞世,享年五十九岁,其子遵其遗嘱,辞谢朝廷“金紫光禄大夫”的封赠。
我们现在所见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大都是唐人精摹本,真迹已难见。《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被宋代米芾奉为“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帖》是他写给住在山阴的朋友张侯的信,清高宗将此帖与王羲子的儿子献之的《中秋帖》、其族侄王珣的《伯远帖》,一起珍藏在紫禁城养心殿,称为“三希堂”。
此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则是将王羲之三封短札合裱,内有行书、草书,字体多变化、十分生动灵巧。其它还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丧乱帖》等等,都是书法中的极品佳作。
晋后有许多书法名家,或临摩王羲之书作,或承其笔法而自成一家,如南朝陈高僧智永,唐朝虞世南、欧阳修、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五代杨凝式,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元朝赵孟頫、鲜于枢等,明朝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等。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非常重大。
此外,从唐朝开始,王羲之的书作随着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日本书法艺术也有深远的影响,到现在仍受日人重视,研究学习者不断。
历代帝王中,最早重视王羲之书法的是梁武帝萧衍,评其书法为︰“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其次是唐太宗,他特别推崇王羲之书法,并把书法列入科举考试内容,因而将唐朝书法艺术推向辉煌的顶峰。唐太宗还亲自在《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称其︰“详察古今,精研篆隶,尽善尽美,其惟逸少乎!”@*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