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食天地

【节庆食俗】冬至饮食风俗

冬至传统上是喜庆气氛浓重的节期。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冬至日的前夜称为“冬至夜”。冬至日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俗谚“冬至交九”,从冬至日开始即进入“数九天”,以九天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就会过去,称为九九数尽。古时冬至节气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冬至节以往是仅次于新年的重要节日,所以又俗称“亚岁”。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指冬至的礼俗如同过新年新年一样隆重。冬至还有“新正”、“如正”、“喜冬”、“交冬”、“消寒节”、“一阳节”、“履长节”、“小年” 等称谓。

在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冬至一阳生。今年是在12月22日,太阳位于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冬至前后,加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知从汉代起冬至是国定假日。江苏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如苏中苏南一带,会把冬至称为小年。冬至亦代表旧的一年快过。

传统上冬至节风俗很多,如迎日、戴一阳巾、荐黍糕、吃百味馄饨、献冬至盘和冬至团等。冬至饮食风俗,最早见于《晋书》“周嵩母李氏,常冬至饮酒举觞,赐三子”的记载。又《风土记》:“天日(即冬至)……粥团追荫,微纳休昌。”大意是说,冬至阳气归内,食热粥使腹中热,物入易消化。沈约《宋书》也有“冬至朝贺..……作赤豆粥”的记载。可见,晋南北朝,冬至节以食粥为俗。

到唐代,冬至饮食风俗始有变化。据《翰林志》说:唐学士冬至各有赏赐,所赐食品有“时果、新茗、瓜历,是为经制”。还特别规定,冬至日,学士不受朝,而是“俱入进名,奉贺受赐”,赴宴赐酒,欢度节庆。

北宋时,冬至节开封“唐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当时贵家富豪更是求奇,把馄饨做成各种颜色放在金银器中,谓之“百味馄饨”(《咸淳岁时记》)。

清朝,冬至饮食风俗更是名目繁多奇特。据《清嘉录》记载:冬至“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菜果、红豆沙、萝菔(萝卜)丝为馅,……并以团送,名曰冬至团”。这种食品类似包子,其内馅有咸甜、荤素之分。然而,清代冬至节,各地食风不尽相同。

苏州地区过冬至节,亲朋好友要用礼盒,送一种类似“春盘”的食品,送节者“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而杭州府,冬至则是“煮赤豆饭,蒸新米糕”。金华人“冬至,各设酒肴”举家欢庆。中国北方有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传说在汉朝的医圣张仲景体念家乡乡民在寒冬中工作的辛苦,在冬至那天利用羊肉等祛寒的药材包在面皮中,作成耳朵的样子,给乡民们治病补身,这个药方的名字叫作“祛寒娇耳汤”,娇耳就是饺儿。中国南方则有吃汤圆等甜食的习俗,江浙一带在冬至吃汤圆外,还要吃桂花酒酿,并祭祖,苏州还有桂花冬酿酒,只在此时节上市。大汤圆有馅的“粉团”是用于晚上祭祖,而无馅较小的粉圆用于早上拜神。祭祖之后还有将汤圆粘在门窗上,称为“冬节圆”,等干燥以后再给孩子们吃,有保佑健康成长之用。福建的福州一带则在冬至吃“米圆”为俗。按惠安人说冬至“故食米圆,凡阳象圆……冬至阳始生,则为米圆,以象阳圆圆也”(《惠安县志》)。广东顺德冬至节,各宗族设盛宴,“则以鱼肉腊味蚬菜杂烹,环鼎而食之,谓之‘边炉’”。清人多把这种拥炉聚饮称为“扶阳”。冬至扫墓叫“过冬纸”。

《台湾府志》(一六九六)卷七记载:“冬至,人家作米丸祀众神及祖先,举家团𪢮而食之,谓之‘添岁’;即古所谓‘亚岁’也。门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谓之‘饷耗’。是日,长幼祀祖、贺节,略如元旦”。在台湾冬至的汤圆有红白两色,另有较大的汤圆,内包有芝麻、花生、或鲜肉等内馅。

总之,冬至节的由来与“迎阳”的风俗有关,因“凡阳象圆”的思想,使冬至饮食风俗以吃圆形食物为主,最初是乞求来年五谷丰收,后来演变有助阳强身的目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