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

气候峰会 各方角力 前景如何?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16日讯】(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栏目。全球气候峰会12月7日到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进行。峰会期间各方各执一词,激烈交锋,那么前景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请本台特约评论员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李天笑先生对此进行分析评论。李博士您好!

FLV下载收看
WMV下载收看

李天笑:主持人好!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次气候峰会吸引了很多国家前往参加,而且有很多的讨论,还有很多抗议人士前往抗议。那么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对气候峰会这么关注?全球气候到底危险到一个什么程度了呢?

李天笑:有人说这是人类最后一次机会,因为从目前整个气温造成的生态危机来看,很多人认为到2100年海平面会上升1.4米,到时候很多岛屿会被淹没,像上海、纽约、伦敦等大城市必须要建设防洪措施。现在像马尔代夫(Maldives)已经有部分岛屿被淹没,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在97年当时近一百多个国家议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12年就到期了,到期以后,要不就是再重新建立一个协议,大家继续来约束排放量;要不就是大家都不管。现在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就是要重新议定一个,在〈京都议定书〉之后的这么一个协议。

但是这个会议看下来中间是有分歧、有争议的。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的气温升高跟“碳排放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太阳的辐射变化所造成的。在这会议之前也出现所谓“气候门”。有一些网上公布了英国的一个著名气候研究所,他们这些著名科学家之间信件的来往,当中有夸大的成分,有的甚至把关键的数据销毁了等等。

还有一个非常令人跌破眼镜的消息:当初最先提出来气候变化的一位著名科学家叫詹姆斯.哈森(James Hansen),也是前美国副总统高尔主要的顾问。当时他唱衰这次的哥本哈根会议,他认为这会议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因为从〈京都议定书〉到现在为止,根本没有实现当初议定的内容。按照这种议定书内容再议定一个同样类型的议定书,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人类不可能来减缓气温上升的情况,同样生态危机不会避免。

实际上这种看法,有些人在这次会议之前提出来,使得这会议在各种意见和各方政治利益之间产生很多分歧。这次会议我们要分析各方态度、角力等等的情况。

主持人:〈京都议定书〉马上要过期了,谈一个新的议定、新的协议。各方各执一词,有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主要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条款来做,有的发达国家认为这不足以改变气候危险下去的情况。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京都议定书〉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的由来呢?

李天笑:〈框架公约〉的由来实际上是在90年代初。第一次联合国气候会议是在1979年召开的。在第二次会议上就提出来要拟一个框架的这么一个议定书。〈框架公约〉在94年生效,但是它只不过是没有法律执行力的一个框架文件,因此到97年,在日本京都又开了一个会议,三次讨论以后议定这么一个议定书。

这议定书,首先对发达国家规定了一个排放目标,比方欧盟各国达到什么程度;另外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一种鼓励的态度,就是没有硬性规定,没有要求。再有一个议定了几个具体措施,怎样限制才能达到减排的目的,比方讲到用“碳交换”。什么叫“碳交换”?

如果说这个国家在减排方面达到了这个指标,而且超出了,那么我没有达到,我可以用钱来买你的,这是一个。再有一个叫“清洁能源指标”。意思就是这个国家大力发展森林等这些,且排放量有增加,但是可以相对的抵销一些。还有一个叫“能源发展机制”,发达国家如果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清洁能源的工业,这些减排的指标也可以被发达国家用来达到〈京都议定书〉的标准。

另外一个就是“有区别的责任”,什么叫有区别的责任?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有不同的责任。发达国家之间,比方欧盟各国之间也可以根据本国的情况来进行某种微调,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

所以〈京都议定书〉的来源是通过一个〈框架公约〉的一个执行的条约,但是它有一个根本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根据这个议定书的标准来看,发展中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大国,从2006年开始。如果依然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标准来衡量,且制定出一个哥本哈根的协议的话,不管发达国家排放减到多少程度,这边减,那边增,最后是抵销的。

主持人:在〈京都议定书〉签署的时候,当时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量上并不高,现在发展中国家突然高起来了,所以就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是这个意思吧?

李天笑:对,后来者居上。实际上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当初参加,后来又退出?主要的原因就认为,第一,它认为不公平,比如说美国的汽车检验每年都要进行,它采取很多清洁能源的措施等等,但是它减排的努力随着发展中国家不断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排放量的增加,相对的得到抵销。

比方说现在中国每年碳排放量实际上已经超过美国的30%,如果按照强度来看,实际上是美国的5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一个衡量标准。

主持人:美国认为〈京都议定书〉是不公平的。

李天笑:不公平的,所以它退出。在这一次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它(美国)最主要的一个中心的要点就是要抛弃〈京都议定书〉,重新另起炉灶,因为,第一,这个〈京都议定书〉已经过期了,马上就要到期了,再一个就是它(美国)认为起点不公平。每个都要有一个同样的起点。

尽管历史上发达国家曾经造成的污染的危害是要比发展中国家要大的多,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现在问题是历史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错误,发达国家也对本身造成的污染结果进行了很多净化措施,比如伦敦的河还有空气,美国现在很多的净化措施等等,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双方要采取一个平等的措施,它是这么一个看法。

主持人:这次气候峰会刚刚推出了一个协议草案,这个草案对发达国家的减排要求是25%和45%;对发展中国家是15%和30%。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会有这种差别,而且怎么样界定你是发展中国家,它是发达国家?

李天笑:这个一般来说是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国际上的排位来决定。还有一个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人均GDP。现在为什么会有两套指标?第一个首先当然是一个政治角力的结果。在这次会议上,美国、丹麦等国家提出了一个“丹麦文本”,就是它要重新另起炉灶。再有一个是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中印文本”。

这两个文本之间,一个是强调发达国家的利益;一个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双方在这利益上,如果说哪一个国家不参加;哪一个国家不同意哥本哈根会议就彻底散伙,所以说达成一个共同的这么一个草案。但是问题是美国对这个共同草案,它仍然觉得对发展中国家压力不够,现在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主持人:我们看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集中在以单位排放量来计算,比如中国就提出以单位排放量来计算;发达国家是以排放总量来计算,您认为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更有道理?

李天笑:当然排放总量是更有说服力,是最终目标之一。因为按照中国现在看法来说,它是单位的GDP比。如果按照每年2020年减少40%到45%的话,总量到2020年的时候还可能增加。按照年GDP增长8%来算的话,到时候要增长2倍。这样就使发达国家以及所有国家所进行的减排的努力抵销了。

每年按照这数据的话,美国每年10%排放量的减少将会被中国一年增加的排放量完全抵销。这样情况下中国提出来的东西,开始大家还觉得蛮好的,数量蛮高的,从数字上讲40到45,美国只说减少17%,大家觉得蛮好。但仔细分析的话,这实际上是个噱头,是在争取话语权的一种举动。

主持人:就是说中国所宣布的在2020年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从2005年下降40%到50%,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下降,总量更多了。

李天笑:对,完全是这样。实际上到2020年的时候,按照现在GDP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现在排放量总额的2倍,甚至更多。这样不管对哥本哈根的协议或〈京都议定书〉来说,都没有达到它要控制排放量的根本目的。

主持人:这样的话,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会有不能够达成一致的矛盾。您觉得前景会怎样呢?

李天笑:我觉得前景是达成概括的政治性协议,而且在政治协议当中各方表述自己的意见,但现在的问题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中国人本身来说是有绝大关系的。你想不可能中国大量排放污气,自己人不受损,实际上最受害的首先是中国人民自己。没有一个纯洁的空气、没有纯净的水,你说中国达到更多GDP发展有什么用呢?完全没有用。

主持人:好,谢谢李博士。各位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热点互动》节目,关于全球气候峰会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节目中还会继续讨论,欢迎您收看,谢谢各位,再见。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www.youmaker.com/

视频:【热点互动】气候峰会 各方角力 前景如何?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极5-7年内无冰?高尔夸大被嘘
好讽刺!丹麦气候峰会碳排量=66万衣索比亚人年排量
台湾减碳大退步 环署:旧资料误导
环团:港府缺对抗气候变化全面政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