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1月5日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县城的郧县单采血浆站﹐目前有固定供血浆者有6387名,他们大多是县城周围如孙家湾等山区农村女人。在血浆站,每次被采走600cc的血浆,能拿到160元的“营养费”和8元的路费。种地之外,这几乎是她们唯一的赚钱办法。血浆站成立10多年来,已经有近两万人“奉献了自己宝贵的血浆”。
“不去怎么办?”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一条长约5米、定员35人的白色客船,终点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县城,起点则是县城上游约30公里处的孙家湾。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上,它已整整航行了十年,村民称其为“班船”。也有人会习惯称这条船为“血船”。在6387固定供血浆者中,约有200人是坐“血船”来的。每个月,这些血浆的重量在3吨左右。
这3吨血浆,大约5000袋,一袋一袋从郧县各个角落汇集而来。
家住杨家沟村的46岁的刘开连知道,那个比“家里盐袋子还要大”的塑料袋,能够装满“一斤二两”的血浆。大约5年前,这袋血浆为刘开连换回了83元钱。那是她第一次献血浆。她种完麦子的第二天,趁着黎明前的夜色,赶到孙家湾码头上了“血船”。往返10元钱的路费,船老板老谢依照惯例,只收了她4元钱。这样,从城里回家时,刘开连带回了79元,这相当于半亩薄地一季的收成。
2007年冬天,53岁的周文芬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那时候,一袋血浆已经可以换回120元营养费和8元路费。
周家原本不缺钱。不过那年夏天,三岁半的孙子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两年下来,医药费花了近十万元。为给孩子治病,丈夫老高卖掉了家里的挖沙船,儿子小高卖掉了在县城开的摩托车修理店。周文芬在家种地,偶尔靠“抽血”,拿回家100多块钱。
8月18日,刘开连和周文芬再次前往血浆站。凌晨4点半,周文芬就起床了﹐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再睡一会儿,就赶不上船了。”她一脸疲倦地嘟囔道。错过了船,就意味着将少挣164块钱。
“扎着怕痛,不扎又不得过日子。”
按照《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规定,两次采集血浆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4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血浆站,站里不得不为这些人排好时间表。
刘开连村子里的人,被安排在周二。每隔一周的周二、周三和周四,老谢船上的乘客大都是直奔血浆站。也是在这6天里,这条船被人称作“血船”,而在县城下游河段,还有一条类似的船。
周文芬的血管不好找,每次“抽血”都要扎三四次才能成功,常常痛得她直冒汗。去年冬天,在抽血过程中,她浑身颤抖,幸亏刘开连及时端过来一杯糖开水,这才让她缓过劲来。但周文芬忧心的是自己两年后就55岁了。按照规定,女性超过这个年龄就不能供血浆了,她得抓紧时间,尤其今年新年后,营养费上涨,一袋血浆可以换回168元。
据悉﹐郧县长期以来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库区。早些年,江两岸村庄里的男人们,大多在船上挑沙,女人们在家操持家务和放牛养猪。后来有了挖沙机,钱越来越难挣了。
十堰市扶贫办前主任曹芳明在一篇题为《当前农村致贫因素的调查与思考》的文章中提到,直到2004年,十堰市的县市人均GDP只有3829元,这个数字还不到城区同一指标的1/7。与此同时,年人均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有38.16万人,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1.5%。
也是在1998年,时任郧县卫生局副局长的李光成领头,建立了郧县单采血浆站。当时,他在郧县城关镇卫生院租了3间平房,买了6台采浆机,找了4个人工作。供血的营养费由物价局规定,每次80元。
根据郧县单采血浆站站长李光成的最新计算,血站的采血量从最早的每年1万袋上升到现在的大约6万袋,血浆站仅仅每年发给献浆员的补贴费就达1000万元。“按照人均2500元计算,就是个400人的企业,这在郧县也是很少见的。”他说。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