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无法成全这个宇宙世界,无法成全我们自己。我人无法穷尽这个世界的彼岸。就是说,康德这个“物自体”,我们无法彻底弄明白,弄清楚,因为人没有智的直观。即人没有理性直观,只有感性直观。
我们将“现象学”的意识问题来个探讨,对人类这个知的困境可能有助进一步的了解。现象学派布伦塔诺和他的学生胡塞尔提出过一句名言:“意识的意向性”(《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泰奥多‧德‧布尔着,李河译,仰哲出版社,民国83年4月版,第6页)这就是说,意识是有指向性的、选择性的,意识不是随意性的、任意性的。
最明显简单的例子是一个音乐家,他的音乐意识比一般人要丰富得多,因为他的意识活动主要以声调为对象,即他有意去认识声调那方面的东西。反过来说,他的声乐意识丰富了,其它的意识则贫乏了,因为他有意忽视、或说虚无了其他对象。
他在物理、化学或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可能就贫乏些。胡塞尔等现象学家们对心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做了现象学的还原工作。既然意识活动有其意向性,那么意识就有其主动性或说自为性。法国哲学家萨特,正是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基础上,发展出他的《存在与虚无》哲学的。
他认为人是自由的。虽然那“自在的存在”(唯物主义称之为“物质”的客观世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人的意识可以将它否定或说虚无化。
人是“自为的存在”,他还可以将自我的、妨碍我自由的意识虚无化,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以我看来,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扬弃”后达到“绝对精神”大同小异。即人可以虚无化其不需要或说阻碍其自由的存在的东西,选择朝向于有利其自由的方向发展,最后扬弃到获得绝对的精神。这种以虚无达至自由的方法,有点类似阿Q的精神胜利法。
以叔本华的观点来看,只要人的意志还存在,意志不停止活动,人达到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萨特自己也承认,那个意识与物质,就好像是带着黏滞的流质,它们一直交织在一起,根本分不开。这个“意识的意向性”,必定是某一意识,他必定要指向什么,这个所指要有一个对象,无所相,那意什么、识什么呢?
这个意向性,一定要有所执,无所执,这个意就表达不出来。那么,这个可表达出来的意识,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相对的意,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不“公”和不“全”的。就是说,意识是不可能达到天道的(老子:“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德经》16章266页)。
“现象学”的“意识的意向性”证明意识不可能全面意到,即不能总括整个宇宙世界,他必定有所缺失。这个意识的意向性,使你还有所执,而且执的是世界的某一点、某一部分、某一现象。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