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放小贩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三岁丧母,是靠穷 苦的奶妈费氏,抚养成人的。长大后,先是以卖画为生,后在穷朋友的帮助下开始读 书。四十三岁时,考中了进士,随后担任了山东范县(现属河南)知县。 郑板桥自幼便对穷苦百姓充满感情,做官后更是处处想着穷苦人。
有一次,一个盐店的大老板,抓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当时不准贩私盐),并把他 扭送到县衙,要求郑板桥从重发落。
郑板桥一看,那小贩年纪很小,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知道他不得已才走 上了这条路,便顿生恻隐之心,便想解救他。于是,他令衙役抱来一领大芦席,中间 剪开了一个圆洞,说是“芦枷”,戴在了那小贩的脖子上。又让人取来十多张纸,贴在芦席面上。
接着,郑板桥取过笔墨,当众挥洒,在纸上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还题了诗,然后,令小贩带着芦枷,站在那家盐店大门前受罚、示众。由于郑板桥的诗、书、画素称“ 三绝”,所以那小贩一到盐店大门口,以示 “惩罚”。立刻引来了无数人来观赏。大家争着欣赏郑板桥的诗、书法和画,谁也不愿离开。而那家盐店,由于大门被人群严严堵住,自然也做不成生意。盐老板急得团团转,不得不返回衙门,向郑县令苦苦哀求,请求把盐贩放了。 郑板桥说:“好,那就看在你的分上,把那个小贩放了吧。”
二、郑板桥认义女
郑板桥听说有位财主,嫌自己未成亲的女婿穷,到处托人想退婚。而她的女儿、女婿 ,却自幼青梅竹马,至今仍深深相爱着。于是,郑板桥派人对那财主说,自己想收他 的女儿为“义女”。那财主巴不得能与县令攀亲戚,连忙答应下来。 待“义女”到县衙拜见“义父”那一天,郑板桥提前将穷女婿藏在衙门里。“义女” 一到,即把穷女婿叫了出来,他们二人相见,喜出望外。 郑极桥拿自己的钱,给他们成了亲。然后让他们一同坐着车子,回去拜见双亲及岳父 母大人。男方的双亲特外感谢郑板桥,自然是不在话下。就是那位财主听说后,也把 原来的气恨压下来,他们二老也高高兴兴的接纳了女儿和女婿。结果是皆大欢喜。民 间也传为佳话。
三、痛心赋诗
郑板桥反对奢华,主张俭朴。平时,他每次察看民情,从来不坐轿,不骑马。只是身 穿便服,脚踏草鞋,在田间地头与百姓们促膝畅谈。即便夜间外出查巡,也仅派一个 人提着灯笼引路,决不许打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去鸣锣开道。然而,他的 这些作法,却与当时的官场风气格格不入。所以,很快便有人指责他“于州县习,实不相宜”。他听后只是淡然一笑,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郑板桥和山东其他一些县令到济南议事。有关方面按照惯例,又在趵突泉举 行了隆重的晚宴。当郑板桥看到那些开怀痛饮的官员和浓妆艳抹的妓女,依偎在一起 的丑态,心中十分厌恶。 恰在此时,有人起哄让他当场写诗助兴。他不假思索地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写了一 首七言绝句。随后,吐出了一口长气。众官员兴冲冲的过来一看,顿时气得脸色铁青 ,拂袖而去,宴会也随之不欢而散。原来,那纸上写的是: 原原本本岂徒然, 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卤, 更谁能辨识清泉? 诗的大意是: 贪官与妓女原形毕露的这般撕缠, 使明澈的趵突泉受到严重污染。这里的水流到海边,定像卤水一样混暗, 谁知道它是清泉,还是毒泉?
(事据《清史稿》《清官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