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夏 商 周三代
学校之制,以三代最为完备。家有塾、党有庠(音翔)、术有序、国有学。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学”是大学,“校”、“序”、“庠”都是民间的小学。孟子又说:“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庠者,养也。”这是行“乡射”和“乡饮酒礼”的地方,使人民看了,都要受到感化的。
成周的学制,是集虞、夏、殷三代的大成,分“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为贵族子弟修学之所,“乡学”为平民子弟修学之所。“国学”依程度的深浅,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八岁入小学,十五而就大学。《大学》一篇,是言大学堂之事;《弟子职》是言小学堂之事;《内则》一篇,是言女学堂之事;《学记》一篇,是言师范学堂之事。其他如农、工、商、兵学等亦都有学堂(见《管子、论语、左传》等书),其教育之普及如此。
至于地方的学校,则谓之“乡学”,属于小学性质。在乡(12500家)设有“虞庠”;在州(2500家)设有“夏序”;在党(500家)设有“商校”;在闾(25家)设有“塾”。这是周代地方学制的大概情形。
故周代的学制,为政教不分的制度。当时教育为行政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以普及教育为达到辅佐国家施政与管理民众的重要指标,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论职务则“官”“师”不分,论目的则“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尚书》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礼记学记》载:“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可见君之与师,名虽二而其实则合而为一。君师既属合一,则教育和行政自不能有明显的划分了。
所谓教育机构,如明堂、辟雝(音庸)、庠、序、学、校等,并非专施教育的处所。由《诗经 灵台》篇得知“辟雝”为聚乐游宴的所在;由《鲁颂泮水》得知,诸侯之“学”名“泮宫”的,为饮酒、献囚的所在;《礼记王制》则告诉我们,学校为祭祀、献囚、献馘(音国,割下敌人的左耳,以报战功,谓之献馘)的所在。
于此可见古代的学校,并未与行政机关及宗庙分开。即就“乡学”,如《周礼》所载:大司徒以下各职官是掌政令教治。所谓“教万民”,并非文字和书本,而是见习、观摩以及实地训练的意思,和后代学校的性质,自是不同了。
以上为《周礼》、《礼记》等书所记载的西周的教育内容与特色,到了周室东迁以后,为春秋战国时代,风气开放和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使得社会结构、民生经济、思想内涵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旧有的教育制度也遭到严重考验,其所产生的结果有三:学校选士之制被自然废除,而诸侯公卿养士之制,起而代之;公立学校逐渐衰颓,私人讲学之风,日形发达;思想自由,百家争鸣,造成中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转载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