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膳】曹庭栋的养生经验(下)

正梁中医诊所院长邓正梁

人气 21
标签:

佛手柑粥 《宦游日扎》:闽人以佛手柑作菹(酢菜,腌菜),并煮粥,香清开胃。按:其皮辛,其肉甘而微苦。甘苦和中,辛可顺气,治心胃痛宜之。陈者尤良。入粥用鲜者。勿久煮。

百合粥 《纲目方》:润肺调中。按:兼治热咳脚气。嵇含《草木状》云:花白叶阔为百合,花红叶尖为卷丹。卷丹不入药。窃意花叶虽异,形相类而味不相远,性非迥别。

砂仁粥 《拾便良方》:治呕吐、腹中虚痛。按:兼治上气咳逆胀痞,醒脾通滞气,散寒饮,温肾肝。炒去翳,研末点入粥。其性润燥。韩懋《医通》曰:肾恶燥,以辛润之。

五加芽粥 《家宝方》:明目止渴。按:《本草》:五加根皮效颇多。又云:其叶作蔬,去皮肤风湿。嫩芽焙干代茶,清咽喉。作粥色碧色香清,效同。《巴蜀异物志》名“文章草”。

枸杞叶粥 《传信方》:治五劳七伤,豉汁和米煮。按:兼治上焦客热,周瘅风湿,明目安神。味甘气凉,与根、皮及子性少别。《笔谈》云:陕西极边生者,大合抱,摘叶代茶。

枇杷叶粥 《枕中记》:疗热嗽,以蜜水涂炙,煮粥去叶食。按:兼降气止渴,清暑毒。凡有择经霜老叶,拭去毛,甘草汤洗净,或用姜汁炙黄,肺病可代茶饮。

茗粥 《保生集要》:化痰消食,浓煎入粥。按:兼治疟痢加姜。《茶经》曰:名有五:一茶,二梗,三菠,四茗,五荈。《茶谱》曰:早采为茶,晚采为茗。《丹铅录》:茶即古“荼”字,《诗》“谁谓荼苦”是也。

苏叶粥 慈山参入。按:《纲目):用以煮饭,行气解肌,入粥功同。按:此乃发表散风寒之品,亦能消痰和血止痛。背面皆紫者佳。《日华子本草》谓能补中益气,窃恐未然。

苏子粥 《简使方》:治上气咳逆。又,《济生方》:加麻子仁,顺气顺肠。按:兼消痰润肺。《药性本草》曰:长食苏子粥,令人肥白身香。《丹房镜源》:柔五金八石。

藿香粥 《医余录》:散暑气,辟恶气。按:兼治脾胃,吐逆霍乱,心腹痛,开胃进食。《交广杂志》谓霍香木本;《金楼子》言,五香共是一木,叶为霍香。入粥用南方草本,鲜者佳。

薄荷粥 《医余录》:通关格,利咽喉,令人口香。按:兼止痰咳,治头痛脑风,发汗,消食,下气,去舌胎。《纲目》云:煎汤煮饭,能去热,煮粥尤妥。

松叶粥 《圣惠方》:细切煮汁作粥,轻身益气。按:兼治风湿疮,安五脏,生毛发,守中耐饥。或捣汁澄粉曝干,点入粥。《字说》云:松柏为百木之长,松犹公也,柏犹伯也。

柏叶粥 《遵生八笺》:神仙服饵。按:兼治呕血便血,下痢烦满。用侧柏叶,随四时方向采之捣汁澄粉人粥。《本草衍义》云:柏木西指得金之正气,阴木而有贞德者。

花椒粥 《食疗本草》:治口疮。又,《千金翼》:治下痢腰腹冷,加炒面煮粥。按:兼温中暖肾,除湿,止腹痛。用开口者,闭口有毒。《巴蜀异物志》:出四川清溪县者良,香气亦别。

栗粥 《纲目方》:补肾气,益腰脚。同米煮。按:兼开胃活血。润沙收之,入夏如新。梵书名“笃迦”,其扁者曰“栗楔”,活血尤良。《经验方》:每早细嚼风干栗,猪肾粥助之,补肾,效。

绿豆粥 《普济方》:治消渴饮水。又,《纲目方》:解热毒。按:兼利小便,厚肠胃,清暑下气。皮寒肉平。用须连皮,先煮汁,去豆下米煮。《夷坚志》云:解附子毒。

鹿尾粥 慈山参入。鹿尾,关东风干者佳。去脂膜,中有凝血,如嫩肝,为食物珍品。碎切煮粥,清而不腻,香有别韵,大补虚损。盖阳气聚于角,阴血会于尾。

燕窝粥 《医学述》:养肺化痰止嗽,补而不滞,煮粥淡食有效。按:本草不载, 《泉南杂记)采入,亦不能确辨是何物。色白治肺,质清化痰,味淡利水,此其明验。@*(全文完)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传统药膳】荔枝功用多
【传统药膳】龙眼之妙用
【传统药膳】人参误服杀人
【传统药膳】伤寒食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