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看病从大体着手,着重在整体观、自然观,我们生活的空间在地球上,而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产生白天及黑夜,古人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月亮绕着地球转,所以地球有潮汐,女人有月经。我们人体的生理节律与大自然节律一致,太阳升起人体阳气盛,月亮升起人体阳气消。既然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惟有顺着自然的节律生活,人才会长寿,才会少病痛。
《素问、上古天真论》就完整的介绍古人的养生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以现代的西医学观点看,人心情轻松、没有压力、吃的刚好、睡的正饱、人的抵抗力才能在最佳状态。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而生出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当人体抗病力不足时就容易感受风寒邪气,中医内经早已记载“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感冒是指人体感受触冒风寒,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最早提出感冒的中医书籍是内经,内经包含《素问》及《灵枢》,《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痛,腰脊强。”
1800年前,东汉张仲景师法《内经》《阴阳大论》等书,著作了《伤寒杂病论》更是把伤风、伤寒的症状,疾病的发展,治疗、预后、护理等,作系统性的论述,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专门来讨论《伤寒论》的内容。
清朝叶天士、吴鞠通等人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温邪感人,最容易化燥伤津,所以叫做温病感冒,除了发烧、鼻塞、流涕外,尚有口渴、咽痛及不恶寒等症状。所以我们感冒伤风,便是分这两大类。例如:天冷了,受寒了,出现了发烧、流涕、头痛、全身酸痛便是风寒感冒,而在空气不好的地方或是在有人感冒的地方呆久了,出现了咽痒、咽痛、鼻塞、咳嗽、发烧,这就是风热感冒。
当然感冒也有风湿感冒、暑热感冒、秋燥感冒、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阳虚感冒及阴虚感冒等。但是我们这一篇文章仅讨论最常见的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是指寒冷的天气或是天突然变凉如下了一阵雨,全身淋湿,或是冷气房内温度太低皆可致病。当兵最常见是雨中行军后,出现头痛鼻塞,只要喝一碗热热的姜汤,流一点汗,便可祛风去寒。轻症风寒感冒,中医可以选用葱白、淡豆豉熬汤温服,或是方剂香苏饮,重症则必须选用桂枝汤或是麻黄汤了。若是发烧可以针刺大椎加上拔火罐加速退烧。
风热感冒,则是以咽干、咽痛、咳嗽为主。急性期可以手太阴肺经少商放血,可以缓解咽痛及清除肺热,中药方剂选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若是发烧同样可以针刺大椎加上拔火罐加速退烧。
感冒后的恢复期长短,依人的抵抗力而定。有的人两三天,就痊愈。有的人拖上十天、二十天还没好。原因在于人体的抵抗力强弱。抵抗力强者好的快、抵抗力差者好的慢,甚至出现并发症。那么抵抗力要如何增强,除了食补、药补外,心灵的放松、身体的锻练同样重要。
──转自《正见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