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事情的反复考虑叫作“推敲”?
我们开会商讨事情时,如果有人针对某项问题说︰“关于这件事情,我还要再仔细的推敲才能下决定。”那就表示他对这件事情存有疑虑,还要考虑斟酌一番。所以“推敲”常用来比喻对事情的思虑斟酌。
其实,类似用法古书上也有,如清朝孔尚任《桃花扇.投轩》:“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言语多虚冒。”又《红楼梦˙第三十回》:“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那么,为什么对事情的反复考虑叫作“推敲”呢?
“推敲”一词是有典故的,原指写作文章时对遣辞用句的字字斟酌。
据《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录》一书所载,唐朝时,贾岛初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子上吟得一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起初贾岛想用“推”字,后来又想用“敲”字,他很认真的思索琢磨字字句句,但一直未能确定使用哪个字会更传神,于是就在驴子上反复吟咏,还不停的伸手做推、敲的动作。
这时候,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好路过,贾岛不知不觉就冲撞了护卫兵队的第三列。随从的士兵便将贾岛围着带到韩愈面前,贾岛向韩愈陈述自己吟得诗句的经过。韩愈停下马后久久不走,之后对贾岛说︰“用‘敲’字较好。”于是就和贾岛并排骑马回到官府。
韩愈和贾岛一起讨论诗歌辞赋,相处很长时间都舍不得分开。韩愈虽为大官,却与平民诗人贾岛结为好友。后来,凡对事情一再考虑斟酌,就叫作“推敲”。@*
(//www.dajiyuan.com)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