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由于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褶皱山谷交接地带,山峦起伏,石质多为砂岩,适宜雕刻。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总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共有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大足建县于唐乾元年,距今约1200多年的历史,县名大足取“大丰大足”之意,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历经晚唐与五代,盛于两宋,延续至清。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中国早期石窟艺术多以“庙宇殿堂”式为主,殿堂内泥塑与壁画并陈。但大足石刻则完全是摩崖造像,许多造像直接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让人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之感。
北山摩崖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0.5公里处,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历经五代,两宋,相继在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处造像近万躯,长达5百余米,编成290号龛窟。
北山石刻以大佛湾为中心,佛湾佛像雕刻精细,体态俊逸,风格独特,是大足石刻的精华,又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大多是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大多为两宋时期作品。
宝顶石刻,距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南宋时开凿而成,素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的说法。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3尊,主佛前有跪菩萨1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12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
大足石刻不仅有规模庞大的佛教造像和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三教合一的雕刻也很多。这种文化现象,代表了中国文化史上儒、道、释三家从争论至融合的过程,也反映出到了宋代时三教合流思想已趋于巩固。
1999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5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文化类世界遗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