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佛家故事:迦旃延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传法时,在印度有一种古老的宗教叫婆罗门教。据专家研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二千多年前,也就是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婆罗门教在历史上不断演变,不断吸收别的思想体系,考古中发现婆罗门教早期神像不少与佛像类似,但到后期婆罗门教祭拜的东西则大不相同。到公元前七世纪时,婆罗门教最后定型,定型后的婆罗门教已完全变异,例如它认为通过杀生祭供其“神”,信徒便可以获得幸福。

释迦牟尼佛传法时,变异后的婆罗门教势力曾极力干扰。但也有许多曾经是婆罗门教信徒的人能够放弃宗教成见,真正认识真理,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迦旃(zh□n)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迦旃延的父亲是南印度阿槃提国的婆罗门教国师。迦旃延的名字本来叫作那罗陀,是婆罗门国师的第二个孩子。迦旃延,只是他的姓,因为后来名声大了,大家就以他的姓代替了他的名字,有时他也被称为摩诃迦旃延。他因为十分聪明并精通婆罗门教理论,而受到哥哥的嫉妒,无法再共处下去,下决心离开家乡,另创一番事业。

迦旃延开始向社会炫耀他的学问和才能,群众对他也是供养恭敬无微不至。迦旃延就这样开始沉溺于世间名利之中,甚至认为自己已经得道。过了好久,波罗奈城附近的旷野,掘出很多古城的遗迹,其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世人所不认识的字迹,好像是一首偈文,但没有人认识。国王便挂榜通示全国,谁能认识石碑上的偈文,就赏他美女和金银财宝。迦旃延知道这件事后就想:我不但知晓地上各国的文字,就是天上的字我也认识不少,因此,就很有自信的去揭榜应征。

石碑上的偈文,迦旃延的确是认识的,他认出那是梵天上的文字,便当着国王的面,把石碑上的偈文翻释诵了出来,那偈文是这样的意思:
王中之王是谁?圣中之圣是谁?
何谓愚者?何谓智人?
怎样离开垢秽?怎样获证涅槃?
谁是沈溺在生死海里?谁是逍遥于解脱国中?

虽然大家经过迦旃延的翻释,知道偈文的意思,但却没有人能回答偈文上的问题,就是迦旃延也回答不出来。好胜的迦旃延表示给他七天时间,他一定能回答偈文上的问题。

迦旃延回去后拚命的思考,可是这偈文所提的问题,并不是用思考想像就可以明白。一定要一位大觉者才能解答。没有办法,他只得去求教别人。他询问了许多老婆罗门,可他们的回答都是肤浅之见。迦旃延在到处碰壁后,他想到了释迦牟尼佛,可还是不肯前去求教。他心里想,这首偈文是天上的文字,有资格的权威老婆罗门都不知道,其他人怎么会认识呢?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来拜见释迦牟尼佛。迦旃延双手合掌,把偈文诵念一遍,希望佛能为他解答。释迦牟尼佛没有考虑,便回答道:

王中之王是第六层宇宙中的法王,
圣中之圣是大觉者佛陀,
被无明所染的谓之愚者,
能灭诸烦恼的谓之智人,
修炼除贪、瞋、痴即离垢秽,
能完成戒、定、慧即证涅槃,
有我法执著者沈溺在生死海里,
证缘起法性者逍遥于解脱国中。

迦旃延听了释迦牟尼佛的回答,欢喜兴奋,竟然好久说不出一句对佛陀感激的话来,只是向佛陀不住的顶礼。他听了释迦牟尼佛的话,当即明白这就是他要找的真理,他从此迈进了佛法真理的世界,皈依了释迦牟尼佛,做了佛弟子。

释迦牟尼佛很喜欢迦旃延,嘉许他善根深厚。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令迦旃延给众弟子说一说他对佛法的领悟,谈一下无常的道理。迦旃延先向师父顶礼,然后说道:诸位大善知识,一切聚者都有离的时候,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世上有为诸法,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一切都脱离不了无常的法则!

见到春天的百花开放,秋风一起,又是黄叶飘零的时候;本是青春美貌的红颜,经过寒往暑来,就是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做人如果没有从无常中解脱出来,那短暂的生命实在是孤独和悲哀的,看那花朵上的朝露,它只不过能挨到日出的时候;就算是发出无量光明普照天下的太阳,它仍然消失在黑暗的夜里。

恩爱的眷属,老死来的时候,他们也替代不了;孝顺的子孙,在你撒手逝世时,虽然围绕在你身旁哭泣,可是哭泣并不能唬倒无常,把你再哭活过来。金银财宝也是靠不住的,天灾人祸会把它毁的精光;名位权势也是不实在的,可曾看到世间上有不倒翁的王族?

不明白无常道理,就会被五色缤纷的世间欺骗。那自然界,青山绿水;那人生,健康力壮;那社会,灯红酒绿;这一切,看去像是有无限的情趣,实在是害人的陷阱,因为这里面埋伏了无常的隐忧!仔细想想,世间为了无常作祟,处处都是虚伪的、欺骗的。

不虚伪、不欺骗的唯有因果的真理和个人造作的业力,如影随形,无论生也好,死也好,它们都亦步亦趋的跟着我们。所以,诸位大善知识!我们修道者要有向无常之魔挑战的精神,在佛陀慈悲的指导下,我们要加紧修道,认识自己,粉碎无常的世间,证得永恒的生命。

迦旃延这番痛切的教诫,义理分明,感动了所有在座听讲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因为迦旃延是婆罗门教国师之子,而且过去曾经通晓婆罗门教的经典,有很多信仰婆罗门教的朋友,所以他发愿要尽力把佛法真理传给那些信仰婆罗门教的人。

一次迦旃延独自穿过广阔的森林,到西方去向信婆罗门教的摩偷罗国王传法。他到了摩偷罗国王的国中,先把当地的民情风俗、生活习惯打听清楚以后,他就到王城中请见国王。摩偷罗国王一见到迦旃延就问道:我听说你本是婆罗门的种姓,这是最高贵的种姓,而释迦牟尼佛出生刹帝利种姓,你现在皈依做他的弟子,这不是太委屈你了吗?

那时,变异后的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把人按高低贵贱依次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个种姓,并认为这四个种姓有贵贱之别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摩偷罗国王才如此问迦旃延。

迦旃延答道:大王,这非但不委屈,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反而感到很光荣!可摩偷罗国王还是不理解,迦旃延接着解释道:大王,我过去是婆罗门,我和你也是一样的看法。但听了佛陀的法,我知道这是错误的认识。社会上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等的不同阶层,在职业上分工,这本无可厚非,但要以此解说人的优劣贵贱,那是错误的。无论哪一种姓的人,都是有善也有恶的。今日婆罗门种姓当中,杀生、邪淫、邪见的人很多。人的贵贱与否,不在种姓的高低,能够修道学善,觉悟证果,不论什么种姓都是尊贵的,第一的,清白的!

听了这样的说法,摩偷罗王终于觉悟了,说道:啊!那我错了,在我的国家,牢狱之中都关的是一些首陀罗,婆罗门犯罪也是不要紧的。难怪社会上秩序混乱,人民中怨声不平。迦旃延看出摩偷罗国王知错悔改的心,进一步说道:所以,大王你要信奉佛法,大觉大悟的佛陀是人中最尊贵的,我们皈依他做弟子,寻求生命的自由解脱,这是最光荣最幸福的!从此摩偷罗国王接受了佛法,皈依了释迦牟尼佛。

之后,摩偷罗国王废除不平等的法律,大家在法律的待遇上一律平等。从此全国人民安定,大家都感激佛法。因为婆罗门教的地位被佛法冲击,所以当时许多婆罗门不断的干扰佛法,但还是有少数婆罗门依然和已经成为佛弟子的迦旃延维持着友情。

一次迦旃延回到故乡阿槃提国,那里有一位名叫鲁酰(x□)遮的婆罗门,他对已经出家的迦旃延,仍然非常恭敬尊重。一天,这位鲁酰遮婆罗门的几个少年弟子到山上砍柴,走到一个石窟前,看到迦旃延在窟内修行,他们就取笑说:你看那光头的僧人呀!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呀!

鲁酰遮的弟子,你一句我一句,在窟外大声的笑闹,甚至还有的拿石子往窟内掷。静坐的迦旃延只得站起来,走到窟外,训诫那些少年的婆罗门道:少年们,从前的婆罗门还认真修炼,禁止五欲,现在的婆罗门娶妻生子,和俗人没有分别。你看你们的行为,和不学无术的野蛮少年们一样,这就是你们老师的教育吗?

迦旃延还念了一首偈文告诉他们古代的婆罗门是:修习胜妙戒,得生宿命智,娱乐真谛禅,常住于慈悲,……;然而后来的婆罗门却是:……而存虚伪事,守族姓放逸,……假形婆罗门,以求于利养……。

迦旃延的这一番话,将婆罗门教古今对比,把其在历史上如何慢慢变异的过程说了出来,讲的那几个婆罗门少年不敢回口。他们怀着瞋恨的心,回去马上就告诉他们的老师鲁酰遮婆罗门,说迦旃延如何骂我们婆罗门教不好。鲁酰遮听了以后,非常气忿的说:我对迦旃延那么尊敬,他反而大骂我们,我一定要找他讲理。

鲁酰遮来到迦旃延的石窟前,心想这一次非要给迦旃延难堪不可。可是见到庄严的迦旃延以后,迦旃延把刚才说过的话再重说一遍,鲁酰遮竟惭愧的低头不语。

迦旃延趁机说道:我的好友鲁酰遮,你听我说,我们的信仰和修炼,是为了生死的解脱,生命的自由,千万不可把信仰和修炼变异成赚钱发财的职业。现在婆罗门教中的人,为人祭祀作法,好像当作做生意一样在经营求发财,有几个是真心修炼的?很多都是为了名闻利养,自己还虚伪的装出信的很虔诚的样子,他们都不是真正为了生命的得救,他们挂着宗教的招牌,遂其私欲,这是很大的悲哀!

今日的婆罗门,都是心外求法,不是求福报,就是在宇宙的现象上解来解去,有几个能认识自己?我的师父释迦牟尼佛,他是在歧途上徘徊者的救星,你是我的好友,望你一舍妄执,不要好为人师,用虚怀若谷的心情,共同来跟佛陀学习!鲁酰遮羞愧的说道:你说的不错,现在我一切依着你的意思来做。

就这样,大量原先信婆罗门教的人,在迦旃延的引导下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读了迦旃延的故事,真是感到他能摆脱宗教成见,皈依佛法确实不容易。他对佛法的领悟也是很好的,世间真的就像他所说的一样,世事无常,修炼人千万不要被世间所谓的花红酒绿,俊男美女,金钱享乐,亲情、男女之情,政治、经济上的风云变幻等等各种无常的东西所迷呀,修炼人按法的要求勇猛精进那才是最好的。

资料来源:《佛本行集经》、《杂阿含经》

转载 正见文章://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6/2/53148.html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为他的弟子们制定了许多的戒律,并告诉弟子们,他涅磐后要“以戒为师” 。释迦牟尼佛去世后,许多真正修成的高僧,都是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以戒为师”, 去严格的遵守戒律,才最后修成的。
  • 在古代某一个寺庙中有一位僧人,他在寺庙里学佛经比较努力,其它方面表现也比较好,因此大家都比较尊重他,认为他修的不错。
  • 释省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净土宗僧人。释省常俗姓颜,字造微,浙江钱塘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
  • 密勒日巴的师父是马尔巴。马尔巴有一个儿子,名叫打马多得,他不仅是马尔巴的爱子,还是马尔巴的弟子之一。马尔巴对打马多得寄以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将来能够广传密教佛法,利益众生。然而打马多得却在修炼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一念之差而早逝了。
  • 西晋时期的高僧帛远,字法祖,因此人们多称他为帛法祖或法祖。他俗家本姓万,原籍河南沁阳。他的父亲万威达,以儒雅知名。
  • 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目犍连,他在修炼中拥有很大的神通。今天就讲一个有关目犍连的故事。释迦牟尼佛讲法时,不光有人类这个空间的弟子们在听,就是另外空间也有许多生命在听。佛陀说法的法音,在一定范围的宇宙空间中的生命们都能听到。
  • 佛陀波利是北印度罽宾国(位于今克什米尔一带)僧人。他出家后坚定修炼,发誓为了佛法可以舍弃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他非常向往佛家神圣们留下来的灵异圣迹。
  • 昙无忏是中天竺国人,六岁丧父,随母亲以织毯为生,后来母亲见到僧人达摩耶舍,看他得的供养物品很多,便让儿子做了他的弟子。十岁时,昙无忏便显出超凡的聪敏,每天读经一万余言,二十岁时,昙无忏已能背诵佛经二百余万言。
  • 释昙荣,俗姓张,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十九岁时成为书生,却对佛法修炼很感兴趣。不久投入灵裕法师门下。
  • 后来又有一个人来到莲花池边,用手把莲花连根带叶拔起,并且把莲花弄的乱七八糟。僧人却发现池神根本就没有管,没有责备那个人,闷不吭声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