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科文:自由贸易解决粮食危机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21日讯】粮食价格的上涨,不仅意味着有数百万的人要忍饥挨饿,同时也会带来政治上的不稳定,海地、埃及和科特迪瓦等国目前的状况就是明证。尽管能源价格攀升以及糟糕的天气也都与粮食问题有一定关联,但事实上,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供求关系无法得到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而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则在于世界粮食贸易不够充分。
贸易限制带来的危害可能在大米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虽然大米是全世界一半左右人口的主要粮食,但它受保护和受管制的程度非常高。跨国贸易的大米仅占世界大米总产量的5~7%左右;这个数字对于农产品而言是相当低的。
因此,尽管价格上涨--准确的说,自2007年到现在,各类大米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但高度分散的市场就决定了大米无法通过贸易流通到最需要的地方。
大米的低产量并不是主要问题。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全球的大米产量去年增长了1%,今年的预期增长量为1.8%。这样的增长速度的确无可称道,但它也决不会导致饥荒。
下面的这个数字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明年大米的国际贸易量预计将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3个百分点。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大米产区,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柬埔寨及埃及等国最近都对大米的出口做出了限制。
从表面上看,限制大米出口的选择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国家当然不愿意在困难时期将宝贵的粮食出口到别的国家。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做法只会带来与决策者初衷相反的结果。
限制出口的政策给农民们传递的信息是,他们的粮食作物在市场最需要的时候最不值钱。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动力种植、收割并存储足够的大米或其他粮食作物,以应对困难时期。
这种扭曲供求关系的倾向在菲律宾也很明显,在那儿,囤积大米以备不时之需者,就会被政府追踪并逮捕。
商品市场上,高需求导致价格攀升的现象并不鲜见;而且在短时间内,也很难依靠供给的增加来满足新增的需求。但问题是,供给与贸易能否增长,以使市场价格回落。
限制大米贸易的政策很可能会使短缺与高价成为永久性现象。出口限制政策出台的背后,是其决策者将大米贸易及生产视为一种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即一国的收益是以他国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而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观点很难将一个国家引向成功发展之路。
贸易不受欢迎的现象反映了一种影响广泛且令人担忧的趋势,即对世界生产总量增长,包括农业生产,做出贡献的是贫困国家。总的来看,无论是富裕国家还是贫困国家似乎都能从这一趋势中受益,因为前者可以着重于生产其他物品和服务,而后者则可以生产更多的财富。但事实上,限制贸易会降低人们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比如,大米的需求上升,深受共产主义教条规定束缚的越南农民,就并不总是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因为他们在国内运输和买卖大米的自由,都是受限制的。
贫困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往往也最强。更糟糕的是,全球的大米贸易有一半左右控制在政治性的国家贸易机构手中。
事实上,当今世界很多商品,包括石油在内,之所以会出现短缺,是因为有大量的生产与贸易发生在效率相对低下、体制相对僵化的国家。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硅谷的反应速度,但就商品的生产而言,其他国家还有很多相关的制度和组织还刚刚踏入现代社会。换句话说,世界各地的商贸体系仍差异悬殊。
包括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许多贫困国家,其大米的实际产量都远低于其实际生产能力。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大米供应链中的腐败、设计拙劣的灌溉系统、糟糕的道路交通状况、没有安全保障的产权制度、欠缺思考的土地改革计划以及对大米的价格控制。
一个国家的大米生产能力并非仅仅取决于它的天气状况,同时也受其相关制度的影响。比如,昔日曾为世界大米出口大国的缅甸,如今却正处于经济失序,饥民遍布的混乱之中。
当然,发达国家对此也要承担部分责任。例如,日本、韩国和台湾都推行了维护当地稻农利益的保护主义政策;西班牙、意大利的大米种植也处于欧盟补贴的护翼之下。美国每年为补贴国内稻农的开支则高达数十亿美元。
从短期来看,通过补贴鼓励国内生产可以减缓世界市场的压力,这似乎是件好事。然而,实际上,其长期效应仍然是破坏性的。
因为在发达国家的补贴政策下,像泰国这样的低成本大米生产国,就不会像在更自由的世界市场体系中那样,调整生产以满足更多的国际需求。在大米需求上升的时候,这些国家就会因存量有限,新种谷物生长周期长而无法满足新增的需求。另一方面,富裕国家受保护的大米则会因为价格高昂,从而使贫困国家饥荒问题的解决成为奢望。
在金融市场混乱之际,宣称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亲市场教义属于过去而不适于未来的做法,最近变得时髦起来。更令人伤心的是,就粮食生产,这个被公认为全人类最重要的活动而言,弗里德曼先生的自由贸易理论还需耐心等待光明的到来。
【作者泰勒-科文是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
--原载:《天道网》,2008-06-05(//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