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元甫医学园地】肥胖症的中医治疗

王元甫医师、中医博士

人气: 74
【字号】    
   标签: tags: ,

肥胖症在古代是属于富贵病,因为富贵人多吃肥美食物、生活太过安逸所造成的,所谓“肥贵人膏梁之疾也。”随着经济的富裕,生活型态的改变,现代人“吃的多,动的少”,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肥贵人。

《黄帝内经》的论述

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已针对肥胖症作了以下三点论述:

(1)将肥胖症分成三种类型:肉人、脂人、膏人

这可见于《灵枢‧卫气失常》篇。伯高日:“人有脂、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肉不坚,皮满者,脂。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①肉人:是“皮肉不相离”,主要肥胖部分是肌肉,常见于运动员与劳力工作者。
②脂人:是“肉不坚、皮满”,主要肥胖部分是脂肪(脂膏),而脂肪分布平均,常见于年轻丰腴的女子。
③ 膏人:是“肉不坚、皮缓”,并有“纵腹垂腴”,主要肥胖部分是腹部的脂肪,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腹部肥胖。

减肥所要减的是身体的脂肪,尤其是腹部的脂肪。现今对代谢症候群的肥胖定义有倾向以腹部肥胖为主轴,主要是研究发现腹部的脂肪对心血管疾病有直接的影响。

(2)肥胖症可转变为消渴

《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吃过多肥美、甘甜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生热与消化功能的失调,久而久之会转变成消渴(糖尿病的中后期)。

(3)肥胖症的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中风)等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吃过多肥美的食物会导致肥胖,而肥胖症又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中风)等。这与现代医学所讲肥胖症与代谢症候群会引发糖尿病和血管疾病不谋而合。

病因

肥胖症的病因包括:(1)先天禀赋、(2)过食肥甘、(3)过于安逸、(4)情志失调、(5)年老体衰。

这与西医学所讲的很类似。先天禀赋就是遗传因素;过食肥甘与过于安逸就是多吃与少动,属于环境因素。

年老时容易形成肥胖,西医的解释是因为基础代谢率降低,而中医则认为是阳气虚衰所造成的结果,这两者有相通之处。中医对人体衰老过程有非常详细的叙述与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病机

肥胖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大部分是中年以后肥胖,有些则是从青少年就肥胖。青少年肥胖主要是郁证与热证,中老年肥胖主要是虚证与损证。如从青少年一直到老年都肥胖,他的证型演变会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变化过程:郁证→热证→虚证→损证,这也正好配合人体成长与衰老过程的阳气变化。

证型

病机

临床特点

1郁证

肝郁气滞

郁证包括气郁、火郁、血郁、食郁、痰郁、湿郁,以食郁为主。病人食欲很好,舌苔厚腻,脉弦滑。

2热证

胃肠实热

身体壮实、口干舌燥、畏热、便秘等,

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3虚证

脾虚痰湿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怕风,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虚弱。

4损证

脾肾阳虚

神疲乏力、手脚冰冷、畏寒,舌淡胖有齿印,脉沉无力。

郁证、热证、虚证、损证是肥胖症的基本证型;而肥胖症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湿、脂膏,肥胖症并可兼见有气滞、血瘀、湿热等。必须凭脉辨证,随证治之。

辨证论治

肥胖症的治法是根据《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原则,在《灵枢‧卫气失常》篇中,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日:“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也就是根据病人的证型,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肉人”一般都属实证,“脂人”和“膏人”会有实证和虚证之分。

(一)实证:(1)肝郁气滞证、(2)胃肠实热证。
(二)虚证:(1)脾虚痰湿证、(2)脾肾阳虚证。

肥胖症的辨证分型一般分为四种证型,其相应的治法与使用方剂如下表:

证型

治法

方剂

1肝郁气滞证

疏肝理气

大柴胡汤

2胃肠实热证

清热通腑

小承气汤合

保和丸

3脾虚痰湿证

健脾利湿

六君子汤

4脾肾阳虚证

健脾补肾

真武汤合

苓桂术甘汤

虚证肥胖

针对虚证肥胖,古代医家有许多的论述,例如:

(1)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说:“肥人多气虚”。

(2)清代喻嘉言的《医门法律》说:“肥人多痰湿”。

两者说法虽然不同,但有异曲同功之妙。张景岳论述肥胖的基本证型是气虚,而喻嘉言则论述肥胖的标实是痰湿;因为气虚则脾失运化,而脾失运化则生痰湿。

(3)元代朱丹溪也对气虚肥胖开出药方:白术、苍术、人参、半夏、草果、厚朴、芍药,有湿热则加伏苓、滑石。

(4)清代陈士铎的《石室秘录》认为补气之法,不可纯补脾胃之土,而当兼补命门之火。因为火能生士,土自生气,气足则痰自消。治方用火土两培丹:

人参三两、白术五两、茯苓二两、薏仁五两、芡实五两、砂仁五钱、熟地八两、山茱萸四两、北五味一两、肉桂二两、杜仲三两、益智仁一两、白芥子三两、橘红一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

针灸治法

针灸减肥也需分虚实;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加用艾灸)。详细内容请见【针灸减肥】一文。

结语
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即将肥胖症分成三类,并提出治疗原则,也点出肥胖症会产生糖尿病及中风等并发症。肥胖多因遗传(先天禀赋)与环境(多吃与少动)因素造成,年老阳气虚衰也会形成肥胖。肥胖症必须根据证型虚实来论治,实证用清热、解郁、消导,虚证用补益阳气、兼化痰浊水湿。针灸减肥简单、方便、而有疗效。◇
(//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