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无线电子眼 助盲人重见光明

【字号】    
   标签: tags: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17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魏国金、记者黄以敬/综合报导〕德国科学家发明无线仿生眼(bionic eyeball ),也称为生物电子眼,让因视网膜受损或病变而失明的盲人得以重见光明。

德国耗费十二年才研究成功

这项耗费十二年才研发成功的创新器材,关键在于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它是一种可完全植入的“视觉义肢”。研发单位德国杜伊斯堡的“夫朗和斐微电路与系统研究院”(IMS )指出,仿生眼能越过受损的视网膜运作。他们也因为这项成就,将获颁今年度的约瑟夫.冯.夫朗和斐奖。

IMS研究院越裔科学家赵学谦(译音 )说︰“在眼盲多年后,患者能够看到光点或几何图形,端赖神经细胞是如何受刺激。”全球约有三千万人因为视网膜疾病而成为盲人。

事实上,为协助盲人重见光明,美、德、英、台及日本等各国都积极致力于生物电子眼及视网膜的研发,各国研发设计原理,都是藉由外界拍摄影像画面,传送到眼球表面装设的电子感应晶片,再传输到眼球内部的视觉神经系统及大脑皮质层形成画面。

目前正与美国合作研究的交通大学校长吴重雨指出, 美台合作的人工视网膜,胜在藉由有线传输,眼球上晶片有六十四格(8X8 )感应区,视觉讯息传送的稳定性高、画面灵敏度较高,解析度可达六十四画素,在盲人面前,用手掌比个数字,就可辨识,也可辨识出人脸。

以可塑性材料取代金属线圈

德国最新的研发则优在无线感应晶片较小,仅二十五格(5×5 )感应区又不需金属线传导,可减少眼部负担,且德国运用新研发的可塑性材料取代传统金属线圈,制做感应晶片,更符合眼球弧度因而附着力更强;但因感受到的视觉讯息可能较少,画面可能较模糊,而无线传输的稳定性也会较不稳定,而且透过电波传送讯息,对于满布水分的眼球会否造成影响?还需更深入研究。

目前美台研发及德国的研究都已进入人体试验,也都已有许多成功个案。

台湾将研发太阳能电子眼

事实上,台湾目前正着手研究更新一代的人工视网膜,运用更先进的“太阳能光线”作为电源及视觉讯息传输的方式,这项研究最近已发表在“科学发展”国际期刊,将可超越金属线传输及德国的无线电波传输,进一步利用“光线”传输视觉讯息,目标希望影像画素能提高到两百五十画素。

吴重雨指出,未来希望能够将眼球感受到的外界光线转化为电能,无须输入电源就能启动眼球的感应晶片系统,并希望电子仪器拍摄的外界画面,也都能直接透过光线传送到眼球视觉神经及脑部形成画面,让人工视网膜也能更接近正常眼球功能,直接透过“光感应”让盲人真正重见光明。

(//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