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技职教育造就德国工业基础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5月31日报导】─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育立柏林特稿)对毫无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如何找到理想的职业,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在德国、奥地利等德语系国家行之百年的双轨制技职教育,结合理论与实务,并根据职场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充分展现德国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什么是双轨制的技职教育?简单说,就是结合公立学校的资源和事业单位的实务经验,提高学科教育和实务操作的契合度,目标是针对十八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在两到三年的期间,每周两天在职业学校获得必要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修习语言、社会、艺术、体育等基础课程,剩下的三天则在事业单位透过“师傅”的引领,在实际模仿和操作的过程中,取得工作所需的技能。
目前,从理发师、水手、汽车装配工人、面包师傅、到医院看护和软体工程师等共三百四十种职业,全都是德国双轨制教育的范围。
德国的双轨制技职教育强调学徒制的精神,学生学到的是扎实和马上能应用的技能,通过考试检定后就可直接进入职场,得到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只需支付学生少许的生活津贴,也可藉由这个管道获得源源不绝的人力,聘用真正符合需要的人才。
尽管现代社会日趋专业性和高度分工,目前德国仍有高达百分之六十的年轻人选择双轨制的技职教育,在受训和毕业后直接投身职场。
和台湾年轻学子拼命挤进高等教育机构的情况不同,讲究师徒传承的工匠精神和学以致用的双轨制技职教育,至今仍是德国经济和工业的基础。
受过技职教育的人有工作经验后如果想升迁和转业,也可回流学习和进修;例如,从小家境清寒的前德国总理施若德,完成基础教育后先进入职业学校和私人企业学经商,工作多年后才读大学法律系,在毕业和执业后走上政治的不归路。
不过,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工作型态的变迁,双轨制教育在德国也必须不断调整,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先,在双轨制技职教育的体系下,德国政府近年来设了很多新的职业类别,例如从今年八月开始,德国的年轻学子就可选择影像媒体师、食品生产师、软体工程师、健身房管理等职业,完成专业教育后取得全国认可的证照。
其次,为了扭转愈来愈多事业单位训练意愿降低的趋势,德国政府三年前也与各行业的同业公会达成协议,由公家机关主动担起更多训练的责任和协助中介,同业公会则相对承诺增加受训学生的员额。结果,接受技职教育的人数的确逐年增加,原来因为学校成绩不好而找不到企业愿意训练的年轻人也逐渐减少,让青少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得到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