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仪礼,最主要是男子有“冠礼”,女子有“笄礼”。我们知道,冠礼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发而不戴帽,到了二十岁成年时才由长辈为其梳发并戴上新帽,这个纪念仪式就称为“冠礼”。那么,为什么古代女子的成年仪礼称为“笄礼”?
笄,音基,原指古人盘发髻所用的发簪,如郑玄注:“笄,今之簪。”;另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就是说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即举行束发插簪的仪式,称为“笄礼”,从此即视为成年可以婚嫁。在《礼记‧曲礼上》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即女子成年许嫁了才可命字,因此后来称女子未有婚嫁之约为“待字”、“待字闺中”,如清朝孙郁《双鱼珮‧受聘》:“小女虽然待字,老夫膝下无人,是要入赘方可的。”及清朝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方子云诗》:“宛如待字闺中女,知有团𪢮在后头。”又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即女子的笄礼就如同男子行冠礼一样。
在《礼记‧内则》也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即古代女子所行的成年仪礼“笄礼”,通常是在十五岁时,或于订婚后出嫁前,将披垂的头发梳盘至头顶并插上簪子,但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到了二十岁时也得举行笄礼,以正式确认其已成年。
因笄礼而衍生的名词有︰
笄年︰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就要束发插簪。
笄字︰古代女子可以出嫁的年龄。字,指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可以命字。
及笄︰古代女子到了成年行笄礼的年龄,故后世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
加笄︰古代女子于十五岁时行加笄之礼,以示成年。
弱笄︰古代女子于十五岁时即束发加簪,称为“弱笄”,表示成年之意。@#
责任编辑:王愉悦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