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的迷思
流传久远的儿童启蒙教本《三字经》中提到“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每个父母的心里总想望子成龙,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子登科光宗耀祖。平心而论,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社会,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然而这种将成人社会竞争的压力转嫁给孩子的想法,无形中对儿童学习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是不容忽视。
因应多元的社会型态,教育改革开始强调学生的多元学习,许多父母窄化多元的定义,认为学习许多不同的才艺便是培养多元发展的孩子,于是在正常的学校教育时间外,还送孩子去参加美语班、音乐班、美术班、电脑班……很多孩子在学习刚开始时,觉得挺“新鲜”的,但是随着时间一久,开始出现学习停滞的现象,陷入瓶颈的挫折和无奈与日俱增,有的便吵闹不愿再学习,此时父母通常有两种的处置方式,一是不顾孩子的想法,强迫他继续学习,一是顺着孩子,然后换一种新才艺再重新开始,这样莽撞选择、草率结束的学习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才艺教育给孩子的,应该是藉由学习方式,培养探索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多元之美。可是我们见到的是,当家长嚷着要培养孩子兴趣,实际上可能是花钱扼杀孩子的兴趣,却还浑然不觉(郑婉妮,民90)。原本这种希望孩子及早培养第二专长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只是多数父母在选择才艺项目时,一味的追随潮流,忽略子女的兴趣,也不管孩子的能力是否可及,便将孩子交给才艺班,认为接下来父母的责任便是按月支付补习费,学习是孩子必须独立承担的责任。
父母希望子女幸福是人之常情,但是由于对真正幸福的涵义不甚了解,以为为他规划好前行之路,就会带来幸福,当孩子在前行的路途中有了挫折,父母又不能陪他面对,共同突破困境,反而以强迫的手段造成孩子的压力,阻碍了他未来可能的发展;甚至在挫折发生时便选择放弃,这样娇生惯养、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因为挫折容忍力低,当遭遇逆境时,往往引发适应不良,甚至造成心理疾病或行为偏差。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任其成长”,或一味的“助其成长”,而应是“导其成长”,孩子需要父母引导他度过每一个阶段,提供他心智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和机会。温室中的花朵固然美丽,但它终生只能生长在温室之中,一旦离开温室,曝晒在烈阳下或遭遇风雨袭击,便很快枯萎凋零。挫折虽然会引发人的焦虑与不适,但是父母应指导孩子用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鼓励他多方面的尝试、探索,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性向、兴趣、经验、天赋和成长速度都不同,必须根据他的需要来教导、照顾与启发,而不是支配和控制。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与引导中,学会接纳与包容,面对挫折失败时,不再视其为威胁,会更有安全感,去接受挑战与磨练。
(转载自南投县亲职教育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