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史称文德皇后或长孙皇后;因三国时魏文帝郭皇后亦称文德皇后,故后世著述中多称为长孙皇后以示区别。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最贤德的皇后。包括笔者在内,至今都有很多人非常景仰长孙皇后。有关她的事迹,我想各位读者也一定是耳熟能详,不需要笔者多做介绍。
史书记载长孙皇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旧唐书.后妃上》)”只可惜长孙皇后的著述没有流传下来。《全唐诗》中仅收录了长孙皇后诗一首,其中的“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更是被很多人喜爱的诗句。在中国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中,笔者最喜爱的就是此诗。因此,笔者详细的讲解一下这首诗:
长孙皇后【春游曲】(《全唐诗.卷005_001》)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上苑”即皇家园林。“朝日”这个词在古文中常被用来表示“古代帝王祭日之礼”或“帝王坐朝听政之日”,但在唐诗中它又常被用来表示“早晨的阳光”或“明媚的清晨”;如宋之问的〈折杨柳〉:“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韩愈的〈庭楸〉:“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等;因此在本诗中“朝”的读音是“昭”。“兰闺”在本诗中是指后妃的宫室,出自《后汉书.皇后纪赞》:“班政兰闺,宣礼椒屋(与“兰闺”同义词)。”后来也被用来泛指女子的居室。“艳妾”这个词可能是长孙皇后的原创词,在唐代以前的诗文中未见有其她女子用这个词来自称,唐以后也很少见,这个词显示了长孙皇后对自己容貌的自信。也就是说长孙皇后非常美。
“春情”这个词很容易被现在的人误解,因为明清以后的一些小说及诗词中将这个词的原意改变了。而在唐诗中很常见,如唐太宗的〈月晦〉:“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它的意思是“春日的情景、春日的意兴”。唐朝的诗人张起 题为〈春情〉的诗有比较形象的诠释:“画阁余寒在,新年旧燕归。梅花犹带雪,未得试春衣。”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大意是:上苑的桃花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明媚动人,后宫中美丽的皇后萌动了春天的意兴。
“井上”的意思是桃树的树枝刚好就在水井的上面。“新桃”是指刚盛开的桃花,“偷”、“学”二字在本诗中用的非常巧妙,有此二字,全诗灵动脱俗,韵味十足。以“井上”对“檐边”;以“新桃”对“嫩柳”;以“偷面色”对“学身轻”;不仅词意对得恰到好处,而且平仄也是相对的,由此可见长孙皇后遣词造句的功力非同一般。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大意是:“水井上新开的桃花怎么把皇后嫣红的面色‘偷’去啦,屋檐边嫩绿的柳丝怎么也学着那些身轻如燕的宫女在微风中婆娑起舞呀。”这一句的写作技巧是,她不直接写桃花的颜色是如何艳丽,而是说桃花的颜色还是从皇后的面色中‘偷’去的;言外之意:桃花很美很艳丽,但皇后更美更艳丽!写柳丝也是用这种方法。这种写作技巧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妙!绝!
非常有趣的是,“偷”字的用法,唐朝以前没见谁在诗中这样用过。长孙皇后这一绝招却被唐朝的几位大名鼎鼎的诗人“偷”学了去,在诗中用的有声有色。比如:王维〈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杜甫〈示从弟行军司马佐〉:“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白居易〈松树〉:“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元稹)偷格律,苦教短李(李绅)伏歌行。”温庭筠〈太子西池〉:“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等等,可谓不胜枚举。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大意是:“百花丛中美丽的蝴蝶飞来飞去,翩翩起舞;树上的黄莺忽长忽短的欢快的伴唱着清歌。”这一联句的对仗也相当工稳,它还有一个用意是比喻大唐贞观盛世欣欣向荣的清平之治。在贞观之治时期,因为唐太宗虚心纳谏,所以有很多名垂千古的贤臣如魏徵、房玄龄等忠心耿耿的辅佐唐太宗。此联也为尾联的抒情及评论作铺垫。
“林下何须远借问”,句中的“林下”原来的意思是“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或清幽之处”,这个词多见于南朝的典籍中。在本诗中借指“高人隐士”,而笔者认为长孙皇后此句是借指像陶渊明这一类的高人隐士,因为陶渊明曾在两首诗中用到“借问”这个词。
东晋的陶渊明少有大志,他在〈杂诗(忆我少壮时)〉中曾说自己:“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也就是立志要为官辅佐君王,大济苍生,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只可惜陶渊明未遇明君,在经历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后,陶渊明无法同流合污,故退隐归田。他在〈归园田居〉诗中曾说:“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在〈桃花源诗并记〉中也说:“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这些诗都说明了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追寻。
因此,“林下何须远借问”大意是说:“陶渊明啊,你又何必到处找寻世外桃源呢?”言外之意是:大唐的贞观盛世就是你所追求和向往的“世外桃源”。
“出众风流旧有名”,“风流”意思是指“风雅潇洒、道德高尚的名士”,这种用法出自《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又见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颍川荀济,风流名士,高鉴妙识,独出当世。”在本诗中,“风流”是借指唐太宗及辅佐唐太宗治国的众多贤臣。“旧”这个字,现在的人比较费解。在古汉语中它可表示“久、长久”的意思。根据《小尔雅》的注解:“旧,久也。”这种用法见于《易经.井》“井泥不食,旧井无禽(长久废弃不用的水井禽鸟将不会到来)。”又见于《尚书.无逸》:“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惠爱老百姓)。”等书。“旧”和“久”都是仄声,那为什么在这一句子中要用“旧”字而不用“久”字呢?笔者认为“久”、“有”都是上声,读音相近,连起来读很拗口;而“旧”字是去声,与“有”字连起来读很顺口。
因此,最后一句“出众风流旧有名”的大意是:贞观盛世君臣们的贤德举世无双,他们的美名将流芳千载。
此诗在词句的运用上独具匠心,笔者在初读此诗时,就能体会到一种女性的柔和的美及典雅高贵的自信。“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的句子让人感觉到它是那么的灵动和脱俗。“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的句子不仅对仗工整,音律和美,堪为范例;而且既写景又写意,又为尾联的抒情及评论作铺垫,这种一举四得的妙句,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都不多见。
当笔者仔细品味“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这一句,读出了其中的含义时,不禁击节赞叹!长孙皇后的这句诗自信的告诉人们:大唐的贞观盛世,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富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囹圄常空。唐太宗及大臣们的美名千载传扬!@*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