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汉朝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臣,决定派人领兵前去平息叛乱。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的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决意率兵平叛。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的军事情况,很难在遥远的地方了解清楚。我想到边境一带亲自看一看,画出当地的地形图,定出进攻方略,然后一并上奏陛下。羌戎乃区区小国,胆敢违背天意,背叛朝廷,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就把任务交给我,请不必忧虑。” 宣帝同意了。
赵充国到边境详细了解了情况,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给了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百闻不如一见”由此而来。后人用其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可靠,强调亲自调查的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们不了解的事物,人们通常喜欢看看相关的评论,听听别人的见解。但是,一些事情如果不亲眼所见,是非好坏自己还不好下结论。譬如最近在北美地区上映的神韵晚会,中共出于不可告人的目地,尽其所能诋毁晚会。但让其没有想到的是,反面的宣传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许多人反倒要来看看晚会到底如何。结果人们发出的是“百闻不如一见”的感慨,晚会好的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转载 正见文章://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2/13/50982.html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