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天才形而上的意志论
这里我参考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与中国经典,综理出天才意志论:天才的学习意志、天才思考意志、天才强力意志、天才智慧意志与天才灵魂意志等五项,藉由前因后果归纳天才智慧型的人物塑造成一代领航人的天才意志论点,兹将其中观点详加介绍如下:
一、天才的学习意志
意志,就像极富渗透力的色素一般,甚至可以渗入天才他们思维和行为的每一最细微的深处的核心。
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追求。向外无尽无穷,向内也无尽无穷,在当下的时空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无尽藏”。
藉由意志的引领,在学习中不断地精进,不断地体悟,你将找到自己的出处。
阅读好书力量大
好书有一种气味,在一页页书的纤维里,仿佛还闻得到树的芳香。人心好像书页,有它的正面,写着“青春”,有它的背面,写着“智慧”,有它的内涵,写着“青春智慧”。
人真的一定要读书!与书为友,天长地久。
当然,也有人不太旅行,他的生命空间却很开阔,那就要靠阅读了!
读书体味得深的人,一定是心智高度集中的人。他的心地单纯,洁净,一切人间杂事和烦恼皆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古云:“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由于心智的高度集中,因此他的精神与肉体得到不断的积聚,他的精气神没有一丝一毫地涣散,他一天比一天充实、丰沛和完善,日有所得,年有所成。久而久之,在他心中便养成了一股浩然之气,所以,读书体味深的人,一定是身体健康的人。
叔本华说出惊来之语:“世界是我的表相,也是我的强力意志。”
分析心理学的领航者荣格,年轻时从哲学中探索的最大发现是叔本华、康德的著作,特别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使荣格深思,引领他进入形而上智慧哲思的无限思维中,荣格从康德的知识论那里获得了比叔本华的悲观世界还要大的启发。
但不可否认的,荣格从叔本华哲学文集中探索到“天才”的直观与奥秘所在,引领他进入天才“直觉”的思维氛围中。
在哲学上有伟大的天才,就在于柏拉图所确定的一点:“在多中认一,在一中认多。”如此反复循环精进,生生不息。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真正的道是没有阻碍、无远弗届的“无尽藏”,然而始终如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而复始的激荡出形而上的置智慧光芒。
似乎体悟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也是我的学习意志、智慧意味与超越生命的永恒轮回。
二、天才思考意志
爱因斯坦说了一句很妙的话:“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
他说过发人深省的一句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质疑。”
爱因斯坦说了很妙的话:“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又说“人只能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阅读,让你的脑更有创造力
拥有新资讯才有新观念,有了新观念才有新力量。“资料管理”的流行趋势力量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袭席卷全球。
以“资料管理”、取得第一手资料著称的Google网路公司,它的股价由二OO五年上市的一百多美元涨到二OO六年年底的将近五百美元,如以一股五百美元换算成新台币,相当于每股一万六千多元台币,等于每张Google股票高达一千六百多万元台币。
反应了一个观念:“流行趋势的力量”,等于告诉我们一个趋势的方向,未来将是谁掌握最佳的“资料管理”,谁将掌握全世界的经济、理财、国防机密与教育、学术等重要资源,如果以这样的思考点观察,Google股票每张高达一千六百多万元台币也就不足为奇了。
圣雄甘地说:“生命中还有远比增加它速度更重要的事。”福尔泰曾经留意“人类内心的进步。”此中的深思在于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
二十一世纪不仅仅是资讯网路的世纪,我称为:“思考力就是竞争力”的世纪,从以上所探索的天才智慧型的人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到一种现象:强化你的思考力,它不只是竞争力的展现,还是强大力量的泉源!
三、天才强力意志
我研究曾国藩有一段时间,他曾说:“吾平生长进,全在受屈受辱之时。”曾国藩自从组织训练湘军,与兵力强过数十倍的太平军队相抗衡,所凭借的就是一种不服输的刚强之气,正因为不服输,勇于面对困境,最后打败太平天国的庞大军队。
这里的有志有识有恒就是一种坚持,坚持是一种“力量”,“有志者,事竟成。”
坚持是一种“品质”,许多大事之成,不在于力量之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所谓:“成功在久不在速,事业在专不在多。”
曾国藩说:“人勤则强,家勤则兴,国勤则治,军勤则胜。”这里谈的是身勤,另外他谈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这里说的则是心勤。
四、天才智慧意志
荣格谈到:“直觉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还看不见的东西,你事实上做不到,但直觉能力能够做到,你也信任它。”
荣格还谈到:“我认为直觉是一种知觉,这种知觉并不是在感官的支配下精确动作的,它通过潜意识而起作用。”他同时说:“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
谈到荣格的直觉,联想到叔本华的直观,叔本华谈到:“一切的直观都属于智慧而非仅是感觉的东西。”
天才的灵感保持一贯的一丝不茍的完美与孤立。“古塔的最高之点,有勇者气魄之心。”歌德这首优美诗句,就是由这直观与智慧在瞬间的感触下因运而生。
直观需要灵感,需求智慧,更需要悟性的体悟。直观的灵感是瞬间呈现、稍纵即逝,这中间如果没有深入问题核心,从问题核心中激荡出新的智慧灵感火花,可能下一次再集中思维出的时间会延后许久,悟性的体悟便成了直观与智慧灵感的润滑剂,让永恒的智慧灵感藉由悟性的体悟,唤化成智慧美感的“菩提道”。
菩提是智慧的象征,道乃世上第一等的形而上思维,明朝大学问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这本书里谈到:“道为第一等,德为第二等,功为第三等,名为第四等。”
在这才符合天才直观的完美结果。
歌德说过:“死亡即完成!”这五个字非常有力量,却刻骨铭心,发人深省,我更深信“死亡即完成生命的延续过程!”它应该只是过程,而不是完成,既非终点,也非结束。
生命若环,世代相扣,存在无垠,绵绵似浮云。
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加强了我说的“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循环过程。”
五、天才灵魂意志
英国诗人雪莱说的一句话:“灵魂的喜悦在于行。”解开我心中停摆多时未完成的一本书最重要的一部分,那是探讨‘灵魂意志’的形而上哲学与生命的学问的综合观点。
喜悦是精神成熟的特征,来自于伟大的事没有一件是可以不具热情而能有所成就的。我想这段话等于是“灵魂的喜悦在于行。”最佳的诠释了!
一直以为灵魂是很玄妙、很难探究的精神概念,事实上也是非常难理解的,不过从雪莱这句精美的智慧箴言里,我找到灵魂的入口处,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曾经有过的地方,却找不到如何走入神圣的殿堂,雪莱的这句话打开了心中未解的迷惑,令我欣喜若狂,充满福慧的感谢感动感恩于他。
以良知为本,以意志为用则可以得到善,行善就可以提升灵魂的层次。灵魂则因不断的行善,而变得愈来越圣洁。他们认为每个灵魂都有属于自己的旋律来表达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志。可以说,坚定的信念是灵魂,是力量的源泉。
【浮士德】这部诗剧中有段诗写得真诚:
整个人类注定要承受的一切,
我都渴望在灵魂深处体验感觉,
用我的精神去攫取至高、至深,
在我的心上堆积全人类的苦乐,
把我的自我扩展成人类的自我,
哪怕最后也同样地失败、沦落。
正是因为富有高尚的心灵与精神,浮士德才那么积极进取、热诚助人,年满百岁的浮士德,尽管已经双目失明,却一心想着“为千万人吾往矣!”其大智大勇的过人气魄,似乎可以从印度诗圣泰戈尔所说的一段话看出端倪,他说:“所有民族都有义务将自己民族的东西展示在世人面前。要怀抱伟大的胸怀,超越眼前的局部需要,自觉地承担起把本国文化精神的硕果奉献给世界。”这种文学创作的视野不只在歌德身上看得到,英国的莎士比亚,中国的鲁迅,日本的川端康成无不如此。
历史是最公正公平的裁断者,他会给真诚真心的艺术创作灵魂最高的肯定,最热烈的掌声。
在【歌德-文学史上的一颗恒星】这篇文章里,绿原深刻地指出:“歌德伟大的功绩不仅仅在于其个别创作,更在于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的个人性格和人生哲学,从最宏伟的【浮士德】到最精致的短诗、格言、智慧箴言等,无不渗透着同样独特的进取精神和深刻睿智的哲学思考。”文中着重分析了【浮士德】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启示我们:“不断前进的道路本身才是人生的目标,人类最高的成就乃是一种高尚的奋斗,一种永远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的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一位在人类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天才人物,差不多都有如下表现及特点:
他们几乎每个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这种创造欲望的追求。他们在逐渐步入中年以后,就认为人生的根本就是不断创造发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每下愈况,创造精神却与日俱增!每一领域真正的生命力就是追求创造与卓越。
他们希望自己在一个领域甚至几个领域超越他人。天才渴望超越前人,甚至于超越古人。甚至要求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进而成为天才、伟人,超过各个领域的最杰出者。
优秀是一种习惯性,也是一种心念,心念强的人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进而超越当下时空,成为这项领域的杰出者。
天才有创造奇迹的那种冲动与热诚。他们想创造定理,创造新的公式,创造新的法则,创造新的发现。更想做出更多的发明,照亮这个丰富多彩的美丽世界。
这人生,如你现在经历和曾经历过的经历你必将再一次并无数次地经历它;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却是每种痛苦和每种快乐,每种思想和每种叹息,以及你生涯中一切不可言说的渺小和伟大,都必对你重现,而且一切皆在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一如这蜘蛛和林间月光,一如这顷刻和你自己。
上述尼采说的话里,颇有深意深思,但是他谈到“其中没有任何新东西”,是不是意谓着当生命重新来过时,我们对于前世的一切浑然不知呢!或者,尚有其中深一层的意涵呢?以我的推论,在生命重新来过时,“其中可能有新东西”,为何我会这样认为呢!来自于“有生有死,死而复生”到“无始无源,源而返始”,以及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如此,彰显的不只是积极奋斗的生命哲学观点,当轮回转世时,我们对于前世的一切记忆都已忘掉了,但前世修练行善的因缘,却会在新的来生中相感应,诚如佛经说:“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说:“其中可能有新东西”,只是当我们失去前世的记忆,却没有忘掉积累的智慧根底,智慧根底不同,生命的价值能量与视野也截然不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