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优秀传统》( 上 )

威权之下发声

*讽刺艺术︰

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处于成长期的相声更以“讽刺”为突出特色。相声的“讽刺艺术”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根源。

从“谈笑讽谏”的古代“俳优”,到“直言敢谏”、“实不让当时言官”的唐朝“参军戏”,宋朝的“滑稽戏”,到“滑稽幽默”、干预生活为特色的历代笑话,“讽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到了相声艺术,可以说是集其大成!

下面结合相声成长时期的一些情况,略述相声艺术的优秀传统。

*时代背景︰

1840 年鸭片战争以后,清王朝日益衰落。官吏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一些文人以文艺为武器,口诛笔伐,涌现了许多“谴责小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声艺人也创作了一些反应现实、针贬时弊的作品。如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相声段子《大人来了》,刚刚问世即遭禁演,脚本未流传下来。但在1908年出版的《也是集续编》里曾追记了这段相声的夸张情节︰

“据说清末在北京,即使亲王贵族出门,也没有驱赶行人的仪仗队,惟独‘九门提督’出门,为了显示威风,常常找一些蓬头垢面的叫化子式的看街兵开道,高喊︰‘大人来啦!’弄得人心惶惶。…接着又喊︰‘大人来啦!骆驼抱起来!’骆驼挡了提督大人的道,来不及跩走,只好抱起来。又喊︰‘大人来啦!驴车赶沟里去!’车子太破,走不动,连忙赶到沟里。又喊︰‘大人来啦!把孩子摔死!’孩子哭闹喊叫,扰乱大人的安宁,让人把孩子摔死,不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吗?…总之从牲口到人,什么也没有‘九门提督’的威风重要。”

*官民冲突︰

1906年,清皇族肃亲王善耆就任“九门提督”,常常微服出游,到护国寺听相声。本来心里喜欢相声,但,为了维护尊严,却诬相声为卑微低俗的市井之物。对《大人来了》这类相声尤为反感,对相声艺人也开始憎恶起来。

当时,北京最繁华的闹市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两边便道上有不少“撂地”作艺的。“九门提督衙门”在鼓楼前帽儿胡同口内。善耆外出,必须经过鼓楼前的闹市。按规矩,他的轿子一出胡同,卖艺的都得暂停表演,以示敬意。

有一天,善耆外出,看见便道上相声艺人魏昆治在说相声,围了一大群人,故意问︰“那是干什么的?”从人回禀︰“说相声的。”他想︰叫你肃静你不肃静,吩咐了一声︰“来,把他撵走!”

看街的忙跑过去喊︰“九门提督大人有令︰‘大人来啦,说相声的滚开!’”魏昆治站在桌上,据理力争︰“我没妨碍谁啊,凭什么要我走开!”看街的喊︰“你住口!”魏昆治高声反驳︰“长着嘴就是为说话的。说相声的也是人,为什么不准人说话?”这下触犯的善耆的尊严,他咬牙切齿的说︰“不服王法,满嘴胡说,还反了你啦!来,赏他四十鞭子,戴枷游街示众三天!”就这样,无辜的艺人惨遭迫害。

*迫害艺人︰

善耆余怒未消,他通令全城,污蔑相声艺人都是“莠民”,一律禁止演出,驱逐出京。在善耆的淫威下,很多相声艺人被迫流浪外地;李德锡、张德泉去了保定、天津,还有的奔向山东、东北等地。一些滞留北京的也改了行。焦德海改行说“快版书”,张诚甫改行说“评书”。直到1909年,善耆卸去九门提督的职务,禁令才无形中取消,李德锡等相声艺人逐渐回到北京。

一段相声引起迫害相声艺人的风潮,充分说明了相声一贯具备的社会意义与讽刺精神。

﹙待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