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5日讯】2008年4月29日,距离林昭被杀害整整40周年了,距离官方宣告她无罪、为她“平反”也已经28年了。但是在这片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土地上,她的名字仍然是个禁忌,以群体方式公开表达对她的纪念仍然是不可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林昭事迹的更多的了解,国人对林昭的意义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不仅因为她在黑暗时代显示出的道德勇气,更因为她超前的思想和语言,完全超越了当时那种话语方式的窠臼,就像茫茫暗夜中的一道闪电,那么明亮,那么璀璨夺目。她已经成为中国人反抗极权的一个象征,一个令后极权望而生畏、寝食不安的存在。尽管林昭死于黑暗之中,无声无息,几乎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关心,但几十年后,人们不仅没有将她遗忘。反而,通过胡杰先生的纪录片,通过各种纪念林昭的文章、书籍,林昭的事迹和思考更广泛地为人们所了解,她以更加鲜活的形象,活在人们心目中。尤其,林昭的思想已经转化成了一个老大民族争自由的重要本土资源,这是那些剥夺了她肉体生命的人当初万万没有想到的。
2007年冬天,我产生一个念头,为林昭被害40周年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编一本纪念文集,书名想好了,就叫《林昭四十年祭》。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些师友,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王康先生的回答是:“好。我们太需要祭奠亡灵。”谢泳先生回信:“我来努力,关键是想要找到新材料。我想从《红楼》杂志发现林的材料。”李新宇先生回复:“按期交稿,请放心。”邢小群老师、周实先生、张鸣先生、许良英先生不久就寄来了稿子。到清明前后,大部分稿子已陆续收齐,由于种种原因,也有部分原来答应写稿的师友未能如约,留下了一些遗憾。这本书能够编成,我要诚挚地感谢所有的作者,没有你们,这是不可能的。特别要感谢胡杰先生的帮助,他送我细心校对过的林昭诗集,帮我复印有关林昭的材料。
出现在这本《林昭四十年祭》中的28位作者,年龄最大的许良英先生是1920年生人,年龄最小的是四位1990年出生的高三学生,30年代、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都齐了。这是几代中国人在林昭被杀40年后第一次集中表达对她的缅怀和理解。他们属于不同的年龄层,有着各不相同身份或者职业,但是面对林昭时,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最诚挚的爱意,表达了最深切的思考。尤其是每个人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显得难能可贵:许良英先生想到了伟大的布鲁诺;钱理群先生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林昭的道路和思想做出了深入研究;胡发云先生展现了一个小说家的文学想像和丰富情感;王东成先生则从他的基督教信仰出发;郑书空先生以一个教师的眼光找到了独出心裁的角度;邢小群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呈现了当下大学生对林昭的认识;蔡朝阳先生披露了自己走近林昭的心路历程;艾晓明教授和童小狐都以女性视角提醒我们不要忽略林昭的性别……在林昭被暴政杀害40周年之际,我们只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告慰这位孤独的思想者的在天之灵。
今年清明前夕,我和几个朋友曾来到苏州灵岩山林昭简朴的墓前祭扫,我们向她的英灵鞠躬,我们把洁白的花瓣一片片撒在她的墓碑上。那是一个微雨的天气,细雨时落时息,有风阵阵从山上吹来,香樟树叶在头上沙沙作响,散发着独有的芬芳,令人想到“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诗句。
我相信,40年来,林昭的眼睛一直都在天上默默地注视着中国——她奉献了最深沉的爱情的这片土地,这个民族!她为之献身的这个老大民族最终是否能摆脱铁链和镣铐,走向自由的彼岸,这是她未竟的使命,也是后来者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一个写在天空的巨大问号,沿着这个问号追问下去,坚定的走下去,直到写下圆满的句点,将是我们对林昭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在自己的土地上,以最庄严的方式公开纪念林昭,为死者,更为生者。
2008年7月7日
(2008年10月,《林昭之死》在香港出版发行,以此纪念林昭被杀40周年。)(//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