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未来中国大学第一届学术月特稿(14)

杜月:老子解言(完结篇)

杜月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

81、有对《老子》“以奇用兵”专心致志的念诵,才会有《孙子》“兵者,诡道也”的认识定位。打折改良“圣人道”的修炼,才有《孙子》加强将帅气质修养的培训。

正是由于《孙子》也在思想内核上受《老子》影响巨大,正是受到《老子》“无形之道”启迪,孙子“知胜之道”的“兵圣”智慧才得以发挥,也才会有“兵者,诡道也”的认识,这里的诡侧重变化,与老子的“奇兵”概念相吻合,同时孙子也将老子的“圣人道”落实到了将帅气质修养上,真可谓“兵书十三卷、卷卷有老名”。

82、墨子进儒家孔子正门,出旁门创宗教修炼色彩明显的墨家。

墨子作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俨然一个宗教“十诫”,带有很重的早期宗教色彩。他曾做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把兼爱思想深入理论,还有一些早期的科技探索,也因此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83、韩非子进儒家荀子正门,出旁门完备了以刑法治国的法家。

韩非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凭其文采也可称为散文家。战国晚期韩国人,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他曾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84、战国时代《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子学文集,都曾学道于《老子》。

如前所述,作为后期子学文化的父本,诸子之书都体现着各家学说学道于《老子》。《庄子》一书,奥义无穷,是以仙逸之境来阐释老子之圣道宏图,也在隐晦之语和寓言故事中潜藏着庄子本人的圣道理想,而这一切都是老子的神髓风韵,所以后世“老庄”并称,良有以也!荀子也讲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可谓老子的翻版。对韩非子而言,一直主张法术刑名,:“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以及他的“万物道”,其天道观依然在老子范畴。所以,诸子之学说得缘老子多矣。

85、《老子》的“圣人道”在荀子《天论》那里被变异为“天常礼道”,为儒家礼仪修养学服务。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天论》的起首,这里的“天行”也就是他眼里的“天道”了。“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这里不又是在阐述他眼里的“圣人道”吗?进而他将“天人分际”加以揭橥:“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这样就把明“礼”引入了圣人之道,和儒家的礼仪修养暗通款曲了。

86、韩非子受荀子影响,写《喻老》、《解老》,改造“圣人道”为“万物(理)道”,为其“权术势”结合的法家的酷刑暴政学服务。

主张“权术势”的君权暴政的韩非都老子影响甚深,撰写《喻老》、《解老》来谈他的学老悟老体会,并以史实论事,把圣人道的高峻无情发挥到极致,进而与他偏好的法治学说相掺和,形成了颇具形而下色彩的“万物道”,为君权暴政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更为后世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奈何自己最终被暴君以刑名所杀,死得其所乎?

87、诸子学道基本上没偏离老子“圣人道”的,主要是弃官隐居实修的庄子。其《大宗师》、《齐物论》、《秋水》、《逍遥游》,较真切的体悟了圣人道“至人”、“神人”的逍遥人生。所以历史上才有老庄合称。

庄子是实实在在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到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执著,不认可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用飘逸神韵的叙述重新阐述现实,进入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超然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把老子的圣人道在更高层次上一一展现。庄子文章的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古典文学也产生很大影响,李白、苏轼作为唐诗宋词两座高峰就处处萦绕着庄子的仙风道骨。

88、尊老是爱父,想爱不容易。

这样伟岸博大的文化思想之父不值得我们尊敬爱戴吗?老子奉天命把该告诉世人的都告诉了世人,却又不能讲明白,谆谆之教至大至远,全书处处天机。如此玄奥的天理不在修炼过程中证悟如何能懂?即使真修炼成“神人”的圣王也会因参破天机而自觉顺从历史的安排。想爱老子真不容易。

89、《道德经》奠定了皇朝道德思想文化的基础。中国人最要爱的是老子。

由此可见,最该尊敬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敬天仰神的高度看是老子。首先老子是一个负有重大使命和具高德出奇功的隐修者,跨世纪修成中华第一大道,同时老子是“道家搭台,儒家演戏”的一统皇朝历程的道德思想文化的奠基人,为延绵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注入了圣人神韵。(全文完)

(本文转载自未来中国大学校刊《大学视野》)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罗摩衍那的故事告诉我们修炼者们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世间伦常的维护。为了实现其父亲的一句诺言,罗摩可以主动放下王位去流放, 而他的妻子和兄弟也是舍弃一切相跟随。为了取得世人的信任,保持民风的淳朴,罗摩可以遗弃怀有自己骨肉的爱妻,这在今人看来是傻到底,或者说冷酷无情,甚至会被有些人说是装样子,为了一个好名声不顾一切。
  • 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着的《三五历纪》,仅部分段落存于后来的类书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 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 每个民族的起源都是关于神话的传说,神州的神话从盘古牺牲开天地而折射出其敬天、效天为人;再到三皇“天地人”三才的智慧表达的是中华由道而儒的崇敬天地的自然神信仰,天地人三才有时间顺序地各司其职,共创中国九州文明的一种和谐而非斗争的智慧。能具体读到正统史家文字在是五氏、五帝的神话,《史记五帝本 纪》上记载:三皇(1)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从原始石器时期,负命下世,开天辟地,传授世人八卦﹑历法﹑中医﹑文字﹑耕作﹑和铸造;崇德敬神,以身教化,于是神传道德*智慧型包容文化的起源在近3000多年人神共世﹑传奇般的年代被历史系统的奠定。
  • 中国人培育道德由有仁爱情怀的父母和老师,身体力行地教孩子和学生讲仁义、从礼仪、守智信,做君子儒。同基督教的教堂和佛教中的庙宇等相对比,中国人真正的 庙宇是家庭和学校,心目中的真神是父母和老师。而孔子说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么,尊孔读经不能使人得道升天或成 佛,却能使人于地上中庸思贤,自然尊老天爷实际上不如敬祖师爷(儒家贤师)。12 中国人传承宗教神话人情化和神秘主义之间的中庸之道——宗法礼教道德。
  • 古希腊被历史性地安排理性智慧和神性智慧的竞技文化,或曰智力竞赛。希腊公民在理性智慧索求中,获得自然的泛神和良知信仰;在神性 智慧索求中,奠定未来将在罗马广泛传播的一神信仰的知识基础。
  • 泰勒斯“万物始于水”和“万物充满神灵”思想,蕴含着“始基水”或“本原水”有神灵存在与 “神水生万物”的真理。
  • 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角度赋予“数”以神一般的意义,使希腊人以演绎推理超前地沉思许多现象的本质、变化的规律问题,思想不再跟随人的喜怒哀乐翻跟头,从而渐渐走向理性上的深刻,才能够面对诸多有这种那种缺陷的众神而推测出一个全知全能、公正慈爱的上帝 。
  • 喜欢深思并沉静在对宇宙、天体、物质、自然存在的现象等展开无限思考并有自己独特成熟的认识,并通过哲学表述的公民哲学家,如泰勒斯(泰利斯)和毕达哥拉斯们,他们通过理性的哲学思维活动走上了由哲学而认识神的修炼之路。
  • 老子的学说开启了人类数千年的智慧历程,将杂芜的早期思想引向了通向圣人的大道,直接影响了中华的百家思想,甚至为儒家的君子理想开辟了源头,塑造了后世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由老子而形成的道家乃是百家思想之祖,是我们共同的老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