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国学博览

杜月:老子解言(六)

71、《老子》上论道下论德,以“无为不争”之圣人道画龙点睛,成为中华各子学流派的父本。

《老子》相对就要直接许多,直指圣人大道,进而引出大道之德功,更以“无为不争”的圣人姿态灌注其中,将一幅光彩夺目的修炼画卷花洒的酣畅淋漓气韵盎然。为后世的诸子之学直接注入了元气与神髓,浩浩荡荡繁衍至今,使我们今天依然能够见到“乃父”、“乃祖”的绰约风骨。

72、儒家孔子以“仁”道复兴“周礼”——兴儒成家——思想文化的血液、骨骼和肌肉的主要结构都来自周朝的《易经》,来自《易经》的乾坤两道。

儒 家以“仁”道立家,把“礼”作为其政治理想和伦理秩序的实现途径。作为儒家“至圣”的孔子在给《易经》做传(十翼)的时候就把这种儒家理想体现了出来。

《周易》乾坤二卦乃起首两卦,提纲挈领,化育天地。孔子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给乾坤二卦做大象辞,还给这两卦专门做了其他六十二卦都没有的《文言》,可见孔子对此二卦的深悟与看重。在两卦的卦辞、系辞和彖辞中我们也能充分体验到儒家思想的“礼”所阐释的秩序合理性与“仁德”所彰显的天地精神。所以学儒而不读《易》,与村野愚夫无异。

73、老子者,神龙圣人也!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不过六君子矣。

根据我们现在能见到诸多古籍记载,从青年到老年,勤学好问的孔子曾经四次问礼于老子。34岁那年,孔子求教老子之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先秦历史记载都十分简略,但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孔子对老子无比敬仰。或许孔子就是读《老子》之后,带问题登门问礼于老子的,老子对孔子面授过“圣人道”,让孔子叹为观止:老子者,神龙圣人也!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不过六君子矣。

74、孔子只敢讲也只讲“仁义礼智信”之人情的君子儒——礼正乾坤,正邪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对于老子“神龙圣人”之道,孔子也是“探之弥深,仰之弥高”。把老子的圣人境界投射到人间的君子理想身上,用“仁义礼智信”之人情的君子儒来向老子“神龙圣人”靠近,并以“礼”来固化这种理想秩序,然后把落脚点划归到“格物致知立诚明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来。由于其面对世俗人生,更能为大多数人理解接受,加之君主政治的秩序要求和精神引领,所以才有后世两千年的儒学慧命。

75、由圣人道而君子儒,孔子进老子正门,出旁门而创儒家修养学,才有《论语》、《孟子》、《荀子》等。

孔子问学老子后,领悟了老子的圣人大道,在这个宏大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理想,引出了儒家的君子理想、中庸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的立身理想,但总的说来,都以修养为旨归,经过后来儒门诸贤的承传,《论语》、《孟子》、《荀子》等诸多儒学图景才得以与我们见面。

76、儒家虽然尊大儒孔子、孟子为圣人,但“儒圣”非“道圣”,盘腿打坐只修养不修炼,以“仁”和“礼”为道。

老子的道乃圣人大道,孔子虽领悟其中真义并对老子由衷赞叹,但在儒家的思想演进中,孔子把这样的道引向了“君子儒”层面,虽然更加贴近了孔子的人文理想,而且也更容易被士大夫阶层接受,但从本质上讲,也把老子的“道圣”转化为了儒家的“儒圣”,同时更彻底剥离了老子圣道的修炼内涵,将“仁”“礼”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虽为后来中华文化及政治理想又开辟了一片广阔天地,但老子的圣道在这里已经难窥全貌了。

77、老子是孔子的旁门老师。

综合以上所述,此结论不难得出。正是孔子的多次问学,才让孔子真正体悟了老子的圣道,这无疑给孔子展现了一幅无比深广的修炼图景,让孔子在后来的思想演进中得到了神助般的开示与启悟,并在儒家思想中保留了许许多多的老学元素,称一声老师是名副其实的。

78、孔子学道于《易经》,问礼于老子,《老子》是儒家默认的思想老子。

孔子学道于《易经》,以《易传》释“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之乾坤尊卑有序之仁义伦理,前面已讲《易经》是儒家君子道德或君子儒学的思想文化母本。孔子四次问礼载入史册,叹老子为云中神龙,应是聆听《老子》圣人道之后的真切感悟。儒生有为正道艰难隐藏“不修道却在道中”的历史玄机,孟子重义养浩然正气入性之善道,荀子重礼循天常道抑制人性之恶。东汉诸葛亮、东晋陶渊明起,儒生不入仕林或退出仕途即转入修道,《老子》儒家思想文化之父本也就明明白白了。

79、《管子》与战国道家宋伊学派接受儒家入世治国思想的影响,沿黄帝“无为而治”的政治实践路子,将“老经”中的心无拘束、情寡欲浅的“道圣”修炼主张也修养化了,西汉时渐渐并入儒学。

春秋时代除孔子之外,管仲也把老子当成圣人。管仲是辅助齐桓公称霸的政治家,并非思想家。却因齐桓公庞大的品牌效应,战国后期被人托名著书《管子》,有很多“道论”文章与儒家正心养性的修养学相附会。托名管仲的《管子》在思想演进中与儒家学说暗通款曲,最终也走向了入世现实层面,但也把“无为而治”和“道圣”修炼也化为固化为一种修养模式。后来随着儒学的渐入主流,这一脉思想也渐渐汇入了西汉儒学的大谱系之中了。

80、圣人道是兵家法的魂。没有《老子》“无形之道”启迪,《孙子》“知胜之道”的“兵圣”智慧,就如同孔子“因材施教”的“师圣”智慧一样,根本不可能“闯”进头脑并用得很好。没有《老子》第31章,决没有《孙子兵法》13篇。

春秋时代的大军事家孙武受《老子》的影响比孔丘、管仲所受的更大更明显。《老子》第31章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孙子兵法》“火攻篇”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在其许多战术战略思想中也处处体现着老子思想的影子,无不受到老子“无形之道”的启迪。这无形中不也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吗,而且还是圣人的“不言之教”!@

(本文转载自未来中国大学校刊《大学视野》)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