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统路三大人脉 哈佛帮一枝独秀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赖秀如台北特稿)华府观察家最近发现,把奥巴马送上白宫之路的三大人脉之中,20年前他就读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同学不仅出力最多,也极可能随着他到华府加入新政府。
不仅是20年前奥巴马的老师、同学出钱出力,目前还在哈佛校园的法学院师生们也是热情投入。但是在胜负底定,回归冷静之后,一份由哈佛法学院学生编印的周刊社论下了这样的标题:“赢了奥巴马,榨干了哈佛;大举进军华府将危害本校教学品质”。
很多人打赌奥巴马会赢,但他会赢得这么漂亮,还是令人意外。选举人票当中,奥巴马以365票赢了马侃的173票;选民票当中,奥巴马的6,686万2,039票也遥遥领先马侃的5,831万9,442票。这省下了一大票奥巴马法界朋友们的时间和精力。原本担心选情紧绷,开票时可能会有的法律纠纷,这些散居全美各地的朋友纷纷“放下手边诉讼案件,随时备战”。
1991年,奥巴马年以“极优等(magna cum laude)”的荣誉,从哈佛大学法学院取得JD法学士学位后,到芝加哥的律师事务所一边工作,一边展开他的社区重建的同时,也从1993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兼课教宪法直到2005年。后来芝加哥大学有意以专任教职留住奥巴马,但他对学术界没兴趣,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此后一路从政至今。
说奥巴马是从芝加哥起家的一点也没错。他的主要政治人脉包括芝加哥当地以及伊利诺州的的法政界人士,另外一股人脉则是他2005年开始担任联邦参议员,在华府累积的人脉。
但这两股政治人脉都远不及奥巴马在1988到91年就读哈佛法学院时,和同学们建立的人脉来得深远。哈佛帮的人脉还有一些人与华府的国会山庄人脉重叠。
在选举期间刻意低调沈潜的哈佛帮,在选后开始一个个浮上台面。在奥巴马迅速成立“政权移交小组”并且开始组阁的同时,超过20个当年哈佛法学院同学名单出现在奥巴马的移交团队当中。
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刘连煜在1989到90年念哈佛大学法学硕士时,就和奥巴马一起上过课。刘连煜说,奥巴马当时是JD二年级的学生,又身兼声誉卓著的“哈佛法学评论(Harvard Law Review)”主席,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当年他就认为奥巴马是一号人物。
刘连煜指出,哈佛法学院大班上课,教学风气很自由,鼓励学生多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一起上课时,他发现奥巴马口才很好,思虑周密,又乐于发表意见,虽然还看不出很强的政治企图心,但他一直对奥巴马印象深刻。
后来奥巴马开始寻求民主党提名,出任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哈佛大学校友会和法学院校友会的刊物就很热烈介绍这位杰出校友。刘连煜说,他虽然不清楚哈佛法学院为奥巴马进军总统之路募了多少钱,但一笔大数目是可以想见的。
本周应法务部邀请来台开会的哈佛法学院副院长兼法学院“图书馆与资讯中心”主任,以及“贝克曼网路与社会中心”主任的约翰.巴夫瑞(John Palfrey),和他的律师弟弟崑亭.巴夫瑞(Quentin Palfrey),都是奥巴马在哈佛法学院的学弟,当然也是重要支援者。
约翰.巴夫瑞的家族和哈佛渊源甚深,祖先早在1815年就出任哈佛三一学院院长,母亲是哈佛医学院教授。他在部落格高兴地庆祝奥巴马当选,还提到他的弟弟为了奥巴马留职停薪,组了一个千人律师团投入助选。
奥巴马的同学更是从初选阶段就开始帮忙。汤姆.培瑞里(Tom Perrelli)当年上宪法课时,座位是151号,和坐在26号的奥巴马仅咫尺之遥。奥巴马当上“哈佛法学评论”第一位非白人主席时,就邀请培瑞里担任总编辑。毕业后他们各分东西,奥巴马到芝加哥当律师,培瑞里到华府当律师。从来没有募款经验的培瑞里为奥巴马募了超过50万美元的竞选经费,选后是司法部交接小组成员之一。
坐在93号的朱里雅斯.肯纳乔斯基(JuliusGenachowski)和坐在103号的麦可.佛曼 (MichaelFroman),都是奥巴马的募款大将。肯纳乔斯基在过去两年募了至少50万美元;佛曼在2004年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凯瑞募到5万美元,今年为奥巴马募了至少20万美元。
肯纳乔斯基和佛曼两人,现在都是总数只有十二人的“政权交接顾问委员会”成员,可说是奥巴马核心顾问团的核心。佛曼是花旗银行的总经理,他推荐曾在柯林顿政府担任财政部长的花旗银行董事长鲁宾给奥巴马。肯纳乔斯基则担任奥巴马的长期科技政策顾问。
和佛曼一样从哈佛到华府打天下的卡珊卓.巴茨(Cassandra Butts),在奥巴马到华府开始当菜鸟联邦参议员时,就引介他认识民主党内重量级人物狄克.盖哈特(Dick Gephardt)。在选战期间,巴茨担任奥巴马的国内政策顾问。
另一个从从奥巴马当参议员开始就帮他的哈佛同学是卢沛宁(Chris Lu),奥巴马当上参议员后就雇用他当立法主任,选后卢沛宁担任白宫和奥巴马交接团队的联络人。
连当年从一年级就开始和奥巴马上课,下了课也一起抽烟的大卫.楚劳特(David Troutt),都觉得哈佛帮这么多人出钱出力真是很不寻常。
毕业后进入学术界的楚劳特说,他们那一班多的是有政治企图心的人,“对这些现在也都算是功成名就的人而言,要他们沉浸于别人成功的快意当中实在是有点困难”。但还是有这么多同学出钱出力担任奥巴马的义工,楚劳特说,“奥巴马得到的支援真是既深且广!”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美国总统史的学者朱利安.杰里哲(Julian Zelizer)表示:“历届美国总统从多年老友身上找资源不是新鲜事,但奥巴马的哈佛帮人数多,影响力深远,可说是甘迺迪总统以来仅见。”
相较之下,芝加哥大学就不是那么投入于奥巴马的选战,当然选后也不会出现什么芝大帮。除了奥巴马的首席竞选顾问大卫.艾克赛罗德(David Axelrod)和芝加哥商界女强人薇乐莉.贾芮特(Valerie Jarrett)之外,奥巴马最大的芝加哥支援者,应该是他当年在60街的贫民区开始社区重建的协助对像,而不是离开60街不远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
传统上,芝加哥大学一向比较亲共和党,敏感一点的人会发现奥巴马喜欢跟人家自我介绍曾是宪法教授,但他从不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宪法教授。连芝加哥大学校刊都还曾经专文探讨过奥巴马“真的有那么芝加哥吗?”
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刘静怡,是哈佛法学硕士,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她在芝加哥大学时修过奥巴马的宪法课,对这位具有明星架势又深谙协调手腕的年轻老师印象深刻。
刘静怡说,亲共和党的芝大还是会特别敦聘一些先驱型的自由派学者,来显示芝加哥大学愿意接受多元意见。而在哈佛念书时就已经显现出明星风采的奥巴马,就是这种“非我族类”但还是会被芝加哥大学礼遇的年轻学者之一。
刘静怡说,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迹,帮他助选、募款的很多人都是律师或法界人士,尤其是科技法律和网路法相关研究者,这些人很懂得利用网路募款与动员。
例如原先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就认识奥巴马,后来被请到哈佛大学一手创立哈佛大学网路法研究中心的拉利.莱锡(Larry Lassig),就帮奥巴马的“改变国会(Change Congress)”网站出力甚多,莱锡后来又被史丹佛大学请到西岸任教,还动员他在硅谷的科技新贵友人为奥巴马做网路行销。
和奥巴马的哈佛帮不同的是,这些当年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同侪,跟着奥巴马进白宫的可能性较低。刘静怡说,这些人现在分散在全美各地,他们很多人在竞选期间,放下手边工作好几个月,全力帮奥巴马助选,完全是受到当年奥巴马愿意做社区重建工作的热情,以及他的两本著作流露的使命感号召。
刘静怡说,90年代美国非常密集讨论族群认同议题。
1995年最红的书之一就是奥巴马的第一本传记:“来自我父亲的梦:一个种族与传承的故事”,这本书不仅引起轰动,还带动美国少数族裔的认同议题书写,包括1999年刘柏川的“偶然生为亚洲人”。
许多书评家都认为,奥巴马这本细数他在种族、身份和社会团体各方面遭遇的问题的回忆录,比起他在2006年出版的第二本书“无畏的希望:再造美国梦”更好看。尽管后者一出版就跃上“纽约时报”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但第一本传记后来在选战热季中也回锅热卖80万本。
很多人对奥巴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他的诚实。奥巴马在书中承认,自己在青年期因为自己的种族背景不易取得社会认同,曾经吸食大麻和古柯碱,好把“我是谁”的问题挤出脑袋瓜。到现在奥巴马还是个老烟枪。选战当中,“华盛顿邮报”曾经警告,对政治人物而言,坦言自己曾经吸毒不是一个好策略。“纽约时报”也曾要求奥巴马公开说明自己的吸烟纪录和健康状况。
但就结果看来,选民宁愿政治人物诚实一点。刘静怡说,看过奥巴马传记的人都会深为感动,当年芝加哥友人曾开玩笑说,这本传记看来就是一副将来要选总统的架势。没想到13年后奥巴马真的选上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