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1月14日讯】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信贷系统摇摇欲坠,痛苦中,人们开始思索,如果保守投资人不贪图那几个百分点的高利率,投资银行包装的东西将无所动心;如果投资银行不贪图那转手的暴利,今天也无须打消钜额的坏帐;如果房贷银行不贪心,将不会贷款给那些信用不佳的购屋者;基金投资者如果不贪心,就不会追逐热门商品惨遭套牢。似乎只要心存一丝贪念,在这场风暴中都无所遁形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然而日子要过,个人理财仍有需求,值此之际,理财投资的原则与心态该如何调整?
虽然此次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比SARS期间的冲击更甚,不过生命力顽强的香港人却也从中看到了微妙的转变:人们不再满脑子算计玩股票一夜致富,不再轻易挥霍不知珍惜,脚踏实地的价值观在悄悄重建。
或许,风暴或不景气恰是“汰劣存优”的历程,一如大浪淘沙,是真金就会留下。投机炒作者倒下了,而勤俭持家、保守正派经营者此刻才能购买降了价的房子。经济学者提醒,政府干预、纾困政策阻止或延缓了这种淘汰过程,致使做错者难改过迁善,风暴也一再重演。
金融风暴中的个人理财
北美境况
文 ◎ 廖仕明
北美市场房价大跌,还会跌吗?是否值得投资?(Getty Images)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还有个人理财和投资的选择吗?答案是肯定的。最起码在美国,大部分工薪阶层,仍然需要考虑个人投资和理财的问题。然而如何选择,风险如何控制?个人理财的原则为何?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和金融体系息息相关的市场出现巨幅波动,各种消息满天飞舞。有人告诉你说,密苏里州某个城郊的房子,已经从两年前的十五万美元,跌到四万元。另有一个朋友说,某位人士以九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三年前曾经价值六十万的弗罗里达州的一个带有游泳池的大屋。你的退休账户投资报告告诉你,从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以来,你的个人退休账户已经损失了15%的资金。大陆亲友则劝告说,中国的某一个投资项目非常吸引人,不用多少钱就可以加入市场。
在金融风暴仍在席卷北美的时候,你要如何选择,风险如何控制,如何衡量利弊等等,其实都涉及到个人理财的原则问题。
每天都面对投资理财选择
居住在马里兰的伍德先生今年九十岁,是曾经经历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少数仍存活的美国人之一。当电视新闻报导了越来越多的银行倒闭案之后,伍德先生在九月底走入银行,把他个人所有的储蓄存款全部取出,放在了家中的金属保险库。“什么都可能发生啊!”,他对当地的一个地方报纸说:“我经历过,所以我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
伍德先生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大萧条期间,美国共有九千七百五十五家银行破产,占当时银行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美国民众既失去了工作,又失去了存款,陷入生活非常困难的境地。事实上,美国经济到十五年之后的一九四四年才回到原来的水准。这段时间,伍德先生的选择——持有现金——同样是一种个人理财的方法。
持有现金也是一种个人理财的方法。(Getty Images)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体系之下,任何一种可以和可能进入流通领域的资产,都可以被看作是个人的投资行为,也都是一种理财的方式。当然,趁机进入市场,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各类资产以谋求日后可能的利润,也是投资理财的选择。
现金并非最佳选择
现行的美国银行保险法,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为客户的存款保险,因此即使是银行倒闭,十万美元以下的存款绝不会因此消失。所以伍德先生的方法其实并不好,现金放在家中,不但安全性有问题,而且还失去了(虽然很少很少的)利息收入。
大部分美国人都不会像伍德先生那样,从银行提出现金放在家中,而是让自己的钱继续待在银行里面。其实,这同样是选择持有现金。
有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家巴菲特,上个月投书《纽约时报》,宣告天下他要“购买美国”。他在文章中表示,他将会把所有的现金,从现在开始陆续投入美国的市场,购买股票、公司股份和其他美国资产。巴菲特的这种决定,有人说他是“爱国主义大爆发”,但作为一个长期跑赢市场的投资家,他当然也有他的理由。
美国已经通过了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而且很可能将会继续对美国的银行金融体系注资。这种政府行为,拯救的不是市场本身,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信用”。由于金融危机的关系,大部分银行对贷款会非常谨慎,波及到小银行和工商企业。从金融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信用紧缩”的过程,和一九二九年的情形非常类似。因此,美国政府的对策,是通过注资来抢救信用以维持金融活动和工商活动。
对现代金融体系来说,信用就是发现货币,紧缩信用等于货币流通量减少,结果是工商活动减少,市场萎缩和价格下跌。相反,信用增加,就是货币流通量增加,结果是价格上升。前者是所谓的通缩,后者就是通胀。
因此,七千亿美元的救市,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保守的经济学家估计,避免金融危机恶化和陷入长期萧条,美国政府可能需要最少两万亿美元的注资,而有些经济学家估计这个数字可能达到五到八万亿美元。
简单来说,美国成为全球的净债务人,但美国却掌管着全球货币发行的很大权力(通过美元结算国际体系),所以最后必然是通过美元贬值和通胀,来减少自己的实际债务负担。
从这个角度来说,持有现金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纽约皇后区小镇法洛克卫(Far Rockaway)挂着不动产的广告标示牌。(Getty Images)
衡量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
作投资计划,即使是个人的投资理财计划,首先应该衡量的,是自己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这是孙子兵法中“故善战者,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道理。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保证四个月到半年的生活必需支出,应该是最低的限度。因此,这个范围之内的个人资金,应该选择最为保守的投资工具,通常是存款,或者是金边国债。这是“先立于不败之地”。
超过这个范围,个人的投资理财便有了多种风险选择,便是所谓“先胜,而后求战”。如果仍然年轻,比如三十多岁,可以承担风险大一些的投资工具,而年龄偏大,如已经五十岁了,可能就应该降低风险了。
大部分在北美生活的人,都有一个个人的退休投资账户,由指定的共同投资基金进行管理。通常而言,这种基金中会有多种多样的投资基金组合,其风险级别由高至低分为五类到七类,个人可加以选择。低风险的投资如国债,高风险投资如高科技、风险投资等等。个人投资账户通常可以自由地按照比例进行组合,而基金公司会给出一个最终的组合总风险。
通常而言,宏观经济状况比较好,可以适度上调风险级别,而宏观经济状况不好,则应该下调风险级别。而如果您不想自己跳进波涛汹涌的市场,最好还是请稳健的投资基金为您代劳吧。
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投资考量,同样适合于自己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比如蓝筹股、高科技股等,其风险级别完全不同。然而投资股票情况千差万别,而且瞬息变化无常,因此并非本文要讨论的范围。
房地产市场如何投资?
北美市场房价大跌,还会跌吗?是否值得投资?
如果大家仔细研究个人投资账户的投资回报,会发现虽然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狼藉,但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基金损失并不大。其中原因,是这类公司通常只投资商业房地产资产。
如果从长期情况来考虑,美国通胀的趋势,未来势必推动资产通胀的继续,这可能很快便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世纪八零年代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市场长达十多年停滞不前,这一次即使没有那么长,恐怕也不会在短短两三年内复苏。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位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现在确实有很多超值资产在出售,如果是个人投资,请考虑:一、位置——是否接近交通和商业区,学区如何?二、流通性——是否容易成交;三、租金回报率。
因此他认为,目前情况下,有较好租金回报(通常年率6~7%)的城市中小公寓,以及城市中的商业房产都应该可以考虑。
至于佛罗里达带游泳池的城郊大宅,他认为即使是相当便宜,还是稍等为好。
你是哲学家吗?
七十年代初,美国期货市场曾经大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参与。曾经有人作过详细的调查,发现只有两种人能在期货市场中赚钱。第一种人是退休军官。分析家解释说,这种人事先制定风险控制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半步不差地严格执行,纪律性极强,往往能够战胜市场。第二种人,是对人性弱点有充份研究的“哲学家”。
不久前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刊登的文章声称,他赚钱的秘诀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他的意思,是别人都“恐惧”撤离的时候,他会进场购买,而别人都“贪婪”,越买越大贫民投资的时候,则是他考虑撤退的时候了。
不过,对于小投资者来说,还是遵循“宁买当头起”的原则为好。资金规模小,转身进出容易,尤其是主要投资比较稳定的蓝筹股份的时候,在市场气氛明显好转,甚至已经开始上升的时候再买也不迟。
美国另一位投资专家罗杰斯,曾经告诉大家应该买中国的股票,因为“如果一九零九年买入美国股票持有到现在的话,肯定是亿万富翁。”不过,他没有告诉大家的是,一九零九年美国的上市公司,现在仍然存在的屈指可数。如果你当初买入那些已经破产了的上市公司股票,现在的收益是什么都没有。所以罗杰斯并没有购买中国的A股市场股票,当然这一点他不会到处宣传的。
七十年代中美国最大的三千家上市企业,目前仍然生存的只有一半。所以选择股票投资,需要有洞察人性的哲学家的眼光。
专家通常靠不住
二零零零年英国曾经作过调查,发现该国三十个主要的“经济学家组织”过去十五年对宏观经济所做出的预测,没有一个正确的。这是一个惊人的结论。如果您熟悉股票市场的走势和那些专家的预测,大概自己也能够达成类似的结论。
最好的策略,还是严格制定风险计划然后严格执行。◇
============================================================================
危中有机 理财价值观重建
中港影响
文 ◎ 吴雪儿、梁珍
经济不景气,地铺出租的招牌相信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街景。(摄影/海青)
香港社会一般认为,今次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将比SARS期间的冲击更甚。走过失序的股票投资年代,生命力顽强的香港人从中看到了新希望:重拾脚踏实地的价值观。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幸免。在中国,制造业主要出口海外市场,面对金融海啸,在国内设厂的香港厂商已经心里有数,准备面对严冬。随着美国、欧洲传来不利经济的消息,香港的市道也渐渐反映金融海啸的杀伤力。在香港已有六十二年历史的泰林电器,因负债一亿港元,十多间分行于十月十七日全线结业,进行清盘,有二百六十名员工受影响,被拖欠的薪金约二千万港元。
在香港有六十二年历史的泰林电器于十月十七日全线结业。(摄影/吴琏宥)
据一位在香港做展览的日本珠宝商土桥先生说,九月份美国负面消息传出第二天,展览馆内有商家本来过百万美元的订单被顾客要求减半,也有顾客索性取消订单。
香港社会一般认为,今次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将比SARS期间的冲击更甚。
懒散员工变积极主动
经营饮食业的柯先生认为,金融海啸的影响有好有坏,不好的方面是消费会变弱:“餐厅这两个星期看到生意额是差了,晚市受影响的幅度比较严重,人会比以前小心消费,还会上街吃饭,但吃的内容已经不一样。日间生意反而不是很大差别,因为主要是社区活动多,有学生也有上班族,他们必须要吃。”
柯先生预计今次的生意跌幅可能低于SARS期间:“我做了十多二十年生意,也是有忧虑,但不能太担心,因为作为管理人员,如果自己过分担心,就会影响整体员工的信心。”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柯先生发现员工反而会有一种自觉性:“以本月中一个晚上为例,餐厅很淡静,没有很多生意,我没有给伙计压力,但伙计也觉得不好意思,都自己找事做。”
他续说:“所以好的方面是员工做事会比以前认真,知道自己的定位,因为市道不好。经济好的时候,反而员工做事较懒散,早上他们闲来就听电话,拿股票机出来看看,员工之间都在讨论股市。作为老板,又不能说他们,否则,他们会告诉你:‘老板,今天股市都赚了几千元,我如果不是做了很久,我早就走了,现在不做会失去长俸!’这样形成公司的气氛不是那么好,但现在就没有了这种情况。”
柯先生说,曾经有员工因为要全职投入到股市投资而辞工,后来再在街上遇到该名员工,原来已经因为股市亏损而要再出来工作。
柯先生说:“前一阵子的股市升得太疯狂,像脱离了路轨,每个人都疯狂,香港成了一个赌博的天堂。师奶(投资股票),大学学府也搞模拟的股票投资,连学生都无心向学。这种赌博心态和我们小时候要脚踏实地、从低做起的价值观很不一样。”
十月十九日有遭雇主拖欠薪金担心公司倒闭的工人游行到香港政府总部争取权益,要求政府修改法例,将自雇人士纳入破产欠薪保障范围。(摄影/吴琏宥)
做回本分 有危就有机
与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风暴相比,柯先生认为,今次的金融海啸受影响的社会层面更广泛:“我的印象是(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影响社会中上层人士,那些有钱买楼、铺、股票等,小市民受影响的情况不严重。今次的金融海啸就影响到基层的市民,最主要是先有严重通胀,油价升,使得很多生活基本的消费都涨价,所以有没有投资行为都已经‘先被砍了一刀’。这次我接触的客人或供应商都无一幸免。”
面对经济严冬,柯先生说唯有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开拓新的路线。即使是金融海啸前,餐厅经营因为通胀而变得无利润,是‘挨’的状态,付出未必有收入,所以需要开拓新的饮食生产线。”节流方面就是让伙计自动流失。以前经济好的时候,“有没有生意都会有固定人手在做,管理方便,而且如果不这样做,员工也不会帮你做”
但是,现在不一样,餐厅在需要人手的三、四个小时繁忙时段,一些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也可能愿意做,以增加家中的收入。
面对逆境,柯先生认为,要做好自己份内事,不要奢望一朝发达:“就如狮子山下时代,一家几口挤在一百多尺的木屋,也是这样过生活。现在没有这些情况,社会变得富裕,遇到一些情况,心里就觉得很惨。每个人做回自己本分,愿意拼博,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危就有机,不会饿死人的。”
乐观的柯先生表示,自己有信心可以度过这次危机:“市场也会调节的,当生意越低,商家会互相产生共呜,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供应商可能会去找一些新品种的货源。”
柯先生有感经过金融海啸,会让人认知钱的价值,价值观也会改变,以前可以随便就花费,现在会三思才买,人都实在一点,内敛一点。他说,经济好的时候,人容易有“霸气”,容易挥霍,影响整个家庭和下一代的价值观。
港府口惠而实不至
而曾经在大陆设厂的港商何先生认为,金融海啸影响到全世界,这不是说香港或大陆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受到影响。对大陆设厂的人的影响也非常深切,在大陆生产的产品都是往出口走,原因是不出口不行,大陆生产成本又不断升高。由于大陆推行劳动合同法,加上人民币升值、油价攀升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大大增加了厂商的投资成本。
何先生说:“生意不好,也不可以立即裁员,因为有劳动法,这是应该的,工人是应该有保障。但作为商家就没有什么保障。”
何先生相信今次金融海啸影响很长远,不是两三年的问题:“我相信珠三角就像报纸说的会有几千家工厂结业,牵涉的可能是上百万名国内工人,以及好几万的香港管理人员。这群人在工厂结业后再找回工厂工作相信很难。”
他说,虽然影响至现在还没有浮现出来,但大家已经在害怕:“现在不知道哪家会倒,相信倒的会是连锁企业。泰林是六十多年的老字号,香港有多少个老字号有六十年历史。很现实的是,政府不支持你,现在政府弄个施政报告出来说要帮中小企业,只是说。”
何先生指,港府对中小企提供的帮助不大,致使一些合资格的商户也不会去申请政府的资助:“因为申请的手续繁复。试过去申请,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结果回来的答复是我和另外一个申请内容很类似,要我重新做计划书。做生意哪有这么多时间去写这些计划书,而且很多时候商机也不会让你等到半年或几个月后。”
今年八月初仍盈利近六千多万港元的香港佑威国际因钜额债务无法偿还,旗下服装品牌Uright于十月九日正式宣布倒闭。(摄影/吴琏宥)
大陆营商环境已积弱
国内的营商情况早在金融海啸前已经积弱。“这几年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竞争问题,一向我们都是针对欧美市场,但欧美市场对中国的产品没有扩大,而是一直在紧,没有扩大限额,而在中国的香港厂商不断扩充,否则敌不过国内的厂商。加上配合国内的劳动法,厂商是越来越难做。”何先生说。
他续说:“现在美国甚至有一些订单留在本土做,请墨西哥工人,因为他们的工资便宜,也不用运输成本。听说世界最大的睡袋厂已经不在中国制造,反而在美国生产成本更低!”
何先生又提到,最近从东莞的朋友口中得知,一些台湾商人一开始到大陆设厂房,雇用一百多二百员工,反正大陆消费低,人工又便宜,接着成本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萎缩,现在东莞就有一批以前是厂家,越缩越小就变成贸易商,贸易都没得做就变成流氓,赚不到钱又没脸回去台湾。
何先生也认为,今次金融海啸对香港的冲击比SARS时期更严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港人不是第一次受到伤害,所以即使再有受伤,过一阵子就没有事,“香港人就是适应能力强。”
他又说:“人是过不了自己一关,以前很富有,现在突然变成穷人,很难过,可能有人会觉得生不如死,但再想长远一点,以前大家都很穷的时候,不会被人瞧不起。……在困难的环境中,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周边的人如果不支持,就很难过。”
面对未来的艰难日子,何先生也保持了港人的乐观:“这是资讯和圈子的问题,如果扩大圈子,大家互相交谈,总会找出一些亮点,任何时候都有机遇的。”
郎咸平:保守安度大萧条
美国在经受金融海啸的冲击,强国地位也备受动摇,有说法是中国市场是“危”中的“机”。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咸平提醒投资者,在经济大萧条的前期不要有幻想,也千万不要想到去赚钱:“这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转变,你在这个时刻能够保本就谢天谢地了,而且中国根本就没有理财的问题,什么媒体的理财专刊,根本不要看,都是错的。”
他说,应不应该买黄金、欧元等投资问题,应该是在平时经济稳定时的考虑。他建议说:“如果你想投资外币的话,你要买一百块欧元必须买同样的美元,保证什么呢?保证不赚钱,保证不赚钱的结果就是保证不亏欠。买黄金也好,一定要买黄金计价单位的货币,美元,目的就是不赚钱。你就在这一两年期间能够不损失。那么从二零零九年开始就会有大量的机会,而且机会无所不在,到处是机会。”
郎咸平认为,经济萧条不是坏事:“经济萧条可以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来,平时不一定有机会,谁能够抗过这一段,谁就能够拔地而起。”
而在面对经济萧条,能保持实力,熬过严冬,迎来的将是商机无限,就此郎咸平将大陆的上市公司和香港的上市公司作比较。他说:“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比例多高?而且这种负债比例是由于我们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官员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萧条的磨难下他们的负债比是多少?他们把世界看得太简单了。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本负比例是100%到300%,资产负债比例是50%到70%。我以资产负债比例为分析,这些没有经历过大磨难的企业,上市以后他们的负债比例高达100%到300%。”
保守经营可立于不败
接着他提到香港企业界的“四大天王”——李嘉诚、李万亿基、郭炳湘、郑裕彤,他们的资产负债是20%,其中一位“天王”就曾向郎咸平表示过:他这一生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保守。
郎咸平说,一个企业家,能够赚多少钱没有什么了不起。他认为,最好的企业家,风险管理一定做得好,而一个注重风险管理的企业家一定是随时随地保持着最低的负债比例:“只有保守经营、稳健经营才可以帮助你过几次危机。虽然公司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但是无所谓,你只要度过两次危机不倒闭的话,你就可以成为该行业该地区的领头羊。这就是保守经营的实际。”◇
========================================================================
金融风暴中 理财五大须知
理财停看听
文 ◎ 羽轩(投资理财专家)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一日,上海一家银行行员在数人民币的百元钞。当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六点九九二兑一美元。(AFP/Getty Images)
如果保守投资人不贪图那几个百分点的高利率;如果投资银行不贪图那转手的暴利;如果房贷银行、基金投资者不贪心……或许,这场金融灾难是敲醒我们良知的警钟。了解了问题核心是贪念之后,如何走正金融风暴中的理财路?
面对金融风暴,关心但不恐惧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九三三年美国小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时说过这句话,当时正处于一九二九年股市泡沫后的大萧条时期,而今这句话用来形容近期的金融市场却甚为贴切。
九月十五日,超过一百五十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证券(AIG)同意美国银行收购。
九月十六日,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紧急贷款给美国保险业的巨人AIG八百五十亿美元,避免AIG像雷曼一样沦为破产。
九月二十八日,比利时最大金融机构富通集团(Fortis)出现财政困难,需要欧洲各国合力挹注资金协助度过难关。
九月三十日,道琼工业指数重挫七百七十七点,创下史上单日最大跌点。
十月七日,冰岛濒临破产将三大银行收归国有并向俄国求援。
十月八日,亚股大崩盘,印尼股市无限期停止交易。
十月十二日,欧美政府联手砸下超过三万亿美元银弹拯救金融体系。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来得又急又快,全球股市犹如自由落体般的暴跌,许多市场纷纷创下数十年来的最大跌幅。景气衰退的疑虑使得油价从最高的每桶一百四十七美元腰斩跌破七十美元。投资人措手不及,眼看着多年心血积蓄迅速缩水,恐惧的心理急速蔓延开来,纷纷把资金移往安全的地方,“现金为王”是现在普遍的观点,但连大银行都不再安全,一时之间还不知道把钱摆在哪里,于是保险箱意外的热卖起来,许多投资人宁愿把钱放在家里。
这波匪夷所思的金融风暴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简单的说,是属于一次全球性且结构性的经济失序所致。更直接的说,是来自于房地产的泡沫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滥用所造成的。
全球的金融市场,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活水几乎全部枯竭,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现象。面对这样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所有的人都无法置之度外,就算没有投资,也会被接踵而至的经济不景气影响到。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花点时间关心一下这起金融海啸的发展。然而,如果关心到寝食难安,成天收看新闻与查看指数,不只于事无补,反而有损健康。关心但不恐惧,是面对目前的金融风暴所应该具备的态度。
股票投资,注意价值而非价格,用时间换取空间
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投资都呈现亏损的状态,全球股市普遍下跌三成以上(参考附表一),全球股市总市值一年来蒸发了二十万亿美元以上。许多人问这二十万亿美元的钱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其实真的可以说是凭空蒸发了。因为股价是由“流量”的价格决定“存量”的价格,只要卖股票比买股票的人多,股价就会持续下挫,而最新成交的股价就代表所有存量的价格,且不论这家公司的实质价值有多高。许多股民们严重套牢,想摊平已无本钱,要杀出又舍不得,眼看经济前景依然不明,股价仍剧烈波动,只能望股兴叹,不知该如何因应。
要妥善因应目前的困局,首先要询问以下两个问题:
一、你的资金是属于“流量”还是“存量”?换句话说,是问你的资金是否属于闲置资金。如果是闲置资金,就属于“存量”而非“流量”,反之则属于“流量”。
二、你的投资标的“价值”是否高于“价格”?这里所问的价值是问股价是否已经低于该公司的账面价值了,或者投资该公司每年赚取的股利是否优于存款利率。
如果你的答案是资金属于存量而且所投资的标的价值高于价格,那么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因为当市场回稳时,股价终究会反应其应有的价值,所需要的只是时间与耐心而已。反之,如果你的答案是资金非闲置资金而投资标的的价格仍高于价值,那么就应该趁反弹时降低持股以因应即将到来的资金需求,如果尚不急着用钱就尽快转换到有价值的投资标的。
股神巴菲特擅于危机入市,所秉持的就是同样的原则:专注于标的物本身的价值,并在价格低于价值时勇于买进,且不随市场的投资气氛所影响,长期耐心的持有,直到价格上扬反应其真实价值才卖出。投资人面对目前套牢的情形,与其自怨自艾,寝食难眠,倒不如好好花时间研究一下投资标的。在此百年难得一见的金融危机中,股价普遍处于低档,下点功夫,说不定也可以像巴菲特一样在垃圾堆里发掘出黄金来。
债券投资,宜公不宜私,宜短不宜长
债券通常是股市的避风港,股市巨幅波动时,资金往往逃向债券市场停泊。然而,许多投资人却发现,虽然转到了债券,却发生二次亏损。更有些人买到连动式债券,以为是保本保息的,不料却落得血本无归。主要的原因是债券的种类繁多,会因为不同的景气循环而有不同的表现,投资前应谨慎判断。
像这波金融风暴主要是因为结构式的债券出了问题,引发全体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债券投资首要避开这些流动性不佳且内容不透明的结构式债券。其次要注意金融风暴后的景气衰退可能使体质不好的公司倒闭的概率提高,债券的违约率可能会攀升,所以最好能避开公司债的投资,尤其是非投资等级的高收益债券。
政府债券是相对安全的投资,因为政府终究倒闭的风险不高。但发生了像冰岛或阿根廷濒临破产的事件后,一些体质有疑虑的国家发行的政府债券也应该避免。经常账余额、外汇存底、及外债占GDP的比例是可以参考的指标。
基本上,G7已开发国家发行的债券应该相对可靠,但是因为这些政府纷纷保证银行存款或直接收购银行,未来要承担的或有负债可能相当惊人,若要还债,只能持续发行债券以新债养旧债,如此一来将使得供给增加,价格下跌,债券殖利率走高,对于债券长期投资人并不有利。所以,短期虽然长天期的政府债券受到欢迎,但长期来看,还可能不如把资金停泊在短天期的政府债券为佳。
基金投资,汰弱换强好时机,定期定额莫暂停
去年是共同基金投资最热门的一年,但今年投资人却避之唯恐不及,因为买什么套什么,而且似乎是越热门的基金套得越凶。长期的定期定额投资者接到对账单时真是心灰意冷,好像扣了三、五年了都还没有赚钱。其实,空头市场来临,正是检视你手上基金经理人功力的大好时机。
有的基金虽然涨得快,跌起来也很吓人,这些基金属于高贝它值的基金,通常是持股集中或者是杠杆操作,经理人并非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者也可能是属于单一产业或单一国家的基金,一旦投资标的的景气反转,几乎都要回档整理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在目前这样严重的金融风暴下,某基金还能持盈保泰,或者是相对指数与同类基金跌幅轻微许多,这时正可突显出该基金的抗跌性与经理人优异的操盘功力。不妨花点时间把手边的基金整理一下,你就可以知道该如何汰弱留强了。
除了注意个别基金的绩效外,整体的资产配置也是极其重要。有些人满手是能源基金、矿业基金、东欧基金与拉丁美洲基金,却不知道这些基金其实都是跟原物料景气有关的基金,如此将会太过集中,等于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适度的股债配置,并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与产业,可以使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风险降低。
最重要的是定期定额投资千万不可以在此时暂停或出场。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会使得同样的扣款金额自动在高点买到较少的基金单位数,而在低档买到较多基金单位数,真正做到逢低加码、逢高减码,使得买进单位平均成本低于市场平均成本,一旦市场反转上扬,无须涨到最初的起跌点就可以开始获利。
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二日,北京,投资者在证券公司看盘。(AFP/Getty Images)
房地产止跌时,就是金融风暴结束时
如前言,此次金融风暴,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的泡沫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滥用所造成的。房地产供过于求,加上金融机构满手的不良资产等着拍卖变现,未来的卖压将压着房价涨不起来。除非自住,投资客最好还是暂时观望为宜。
金融风暴前,英国伦敦以每坪新台币三百多万元登上全球最高房价的宝座,许多在伦敦上班的人买不起房子,只好住在偏远的郊区,每天花两小时以上通勤上班。金融风暴后伦敦房价开始急速滑落,或许有一天这些辛苦的通勤族又有能力可以搬回市区来居住也说不定。而那个时候,应该是下一波景气循环又要开始展开的时候了。
这次的世纪金融灾难,终极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贪念所造成的。如果保守投资人不贪图那几个百分点的高利率,投资银行包装的东西将无所动心;如果投资银行不贪图那转手的暴利,今天也无须打消钜额的坏帐;如果房贷银行不贪心,将不会贷款给那些信用不佳的购屋者;基金投资者如果不贪心,就不会追逐热门商品惨遭套牢。似乎只要我们存有一丝丝的贪念,在这场风暴中都无所遁形,都会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是世纪的共业,也是敲醒我们良知的警钟。◇
========================================================================
金融风暴的启示
学者警言
文 ◎ 吴惠林(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九月十五日,超过一百五十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AFP/Getty Images)
对照一九三零年代大恐慌、二十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暴,现今的全球金融大风暴又搬出政府干预的老套。然而,风暴其实是汰劣存优的历程,政府的纾困政策往往阻止或延缓这种淘汰过程,致使做错者难改过迁善,风暴一再重演!
人类刻正承受着金融风暴的洗礼,在失业者激增、所得急冻的压迫下,“苦日子”是鲜活写照,于是盼望救世主的出现,早日脱离苦海,毋宁极为自然。只不过,为何金融风暴自一九三零年代之后,时不时就会出现?更糟的是,频率愈见提高、规模愈大?主因可能是没有找到病根,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于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那病根何在?
其实风暴的出现,本来就在告诉世人犯了大错,要世人痛定思痛,冷静的反省、检讨,找出病根再彻底根除之后,整装待发、重新再起,这也就是“危机就是转机”的真义,奈何“短视”的现代人,在遭逢困境时,总是不想吃苦而期盼“特效药”的出现,至于会不会戕害体质,种下往后长远的后遗症,根本就是很难被考虑,至于为何有今日的困境?有兴趣寻根探源、揪出罪魁祸首者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是同样的悲剧故事会一再重复上演的基本道理。我们可以将今日的金融风暴与八十年前,也就是那场令世人永难忘怀的一九三零年代全球经济大恐慌,两相对比即可看出端倪。
迄今为止,一般人还是接受凯因斯(J.M. Keynes)当年对一九三零年代大恐慌的诊断,亦即认定由于价格僵化、市场失灵,于是投资过度、供给过多的“超额供给”状态就无法经由价格的弹性下跌来消除,凯因斯乃提出石破天惊的“创造有效需求”药方,而创造者就是大有为的政府。因为市场内景气低迷,人民所得低落、毫无购买力,必须由政府的公共投资方式来创造有效需求,再经由“乘数效果”即可加倍所得之增长。就在这个动人的理论基础支撑下,政府乃跃上经济舞台当主角,并且自居导演,来“精密调节”经济体系运作。
由于一九五零和六零年代曾出现全球空前荣景,凯因斯理论被认为是此荣景的神丹妙药,红透半边天。其实,究竟这两个年代的繁荣是否系凯因斯药方所造就,非常值得仔细探究。不过,纵然可归功于凯因斯理论,但一九七零年代末之后长期出现的“停滞膨胀”却也暴露出凯因斯药方即便短期有效,但长期之后所出现的后遗症更让世人吃不消,而且二十世纪末出现的大大小小金融风暴说不定就是其后遗症之一呢!
二零零八年一月十八日,上海一家银行行员在数人民币百元钞。(AFP/Getty Images)
政府创造有效需求风险奇高
回顾一九三零年代的情景,“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现象只是表象,必须寻根探源才能找到症结,也才得以获致治本之道。于今观之,海耶克(F.A. Hayek)当时备受冷落的看法比较中肯,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一九二七年就已预知美国经济会崩溃,且将殃及世界经济。
这位先知认为,超额供给或大量失业的出现,是因为劳动和其他各种生产因素在各业、各厂,以及各地之间的分配,对其产品之需要的分配之间不能协调所致。之所以如此,乃因“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受到扭曲,扭曲的源头就是政府使用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因而创造出“人造”的泡沫式需求(包括产品和生产因素需求),使生产者和劳动者都做了“错误预期”,终使实际产品生产过量,而生产因素也使用过量。
此时政府决策者不但不及时停止这种虚假的扩张需求政策,反而更增强该扩张政策的应用,恶性循环的结果,不但使宝贵的生产资源流向低生产力之处,而且累积了大量的超额供给,一旦扩张政策停止,泡沫破灭之后就出现大衰退。
我们不免会问:怎么不继续扩张信用,让虚假需求持续?答案是扩张量愈大、期间愈长、泡沫将愈大,祸害也将愈大。
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二日,北京,投资者在证券公司看盘。(AFP/Getty Images)
谨防错误政策的采用
该事件所给予人类的最大启示是:一旦错误政策造成了灾难,绝不可能躲得掉,若继续施用错误政策,伤害将更大。因此,不要采用错误政策或及早发现而修改,才是避免祸害的根本。毕竟“预防胜于治疗”才是真理啊!若不幸陷入劫难,如何同心协力调养生息,让伤害减至最低,另一方面将病根彻底清除,才是“永续发展”或“长治久安”的根本良策。
对照二十世纪末世人面对亚洲金融风暴,以及二十一新世纪全球金融大风暴肆虐,又搬出政府干预的凯因斯老套,而无能并且没尽监督金融市场之责的“政府”,再度扮演救世主。我们但见金融机构收归国有、政府提供资金挹注银行,将民间资金吸往政府手中统筹运用。那么,继续演进至政府全面掌控、进而取代市场的“专制体制”死灰复燃,希特勒、莫索里尼、史达林、毛泽东等极权主义者还魂,再次荼毒人类,恐怕并非危言耸听,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可能借机检讨“自由市场”,并停止开放、谨守专制体制,已可窥端倪。
果若如此,海耶克早年忧心的“社会主义者为极权主义者铺路”将会实现,此由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最新的著作《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台湾中译本名为《下一个荣景──当经济遇上政治》),书中所表露出的费边社(Fabian Society)“社会主义者”的情怀,而在诺贝尔奖加持下再增强其影响力观之,我的忧虑应非无的放矢,也更证明人类实在短视得可以!此时,实在有必要再让海耶克那本《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重出江湖,发挥防堵的功能啊!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风暴或不景气其实是“汰劣存优”的历程,正是大浪淘沙,是真金就会留下。我们不是看到“股神”巴菲特的屹立不摇,而平时勤俭持家、保守正派经营、手边有储蓄者,此刻才能购买降了价的房子等等。那些投机炒作、膨风过度者此时则被扫地出门。不过,政府的纾困政策往往阻止或延缓这种淘汰过程,致使做错者难改过迁善,而风暴也一再重演呢!◇
──本文转自第94期<<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封面故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