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对白垩纪的生态环境提出新观点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月17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曾去执综合编译报导)目前科学家对白垩纪的概念,认为它是从1亿3千500万年前开始,到了7千万年前突然终止,连带着恐龙也在此时绝迹。这种说法或许有道理,但是近来科学界对白垩纪的生态环境又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许可以与老一套的说词并供参考。
恐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庞大可怕的动物,它们的绝迹至今仍然是个谜。许多人几十年来都认为是行星或慧星撞击地球,掀起尘土遮蔽太阳,地球因此急遽冷却,动植物遂全遭毁灭。这种说词颇有说服力,但许多科学家并不完全采信。他们承认恐龙是很快就死亡,但问题没离谱到这种程度。于是又有另一些说法,认为恐龙是因花粉过敏而死,或因火山爆发而亡,或因染病而终告绝迹。
恐龙绝迹可能是由于昆虫传染病毒
根据时代(Time)杂志近日的报导,现在恐龙生病致死说又掀起另一波高潮。俄勒冈州立大学动物学教授乔治(George Poinar)与其妻罗伯塔‧波纳(Roberta Poinar)专门研究琥珀化石中的昆虫与恐龙的化石粪便。他们在收藏的矿物中,发现壁虱、线虫、吸血蝇,与其他恼人的东西例如肠内的寄生虫,它们早在白垩纪时代就已存在。
波纳夫妇在其2008年的新书《恐龙受昆虫之扰》(What Bugged the Dinosaurs)中指出,壁虱、蚊蝇等吸血昆虫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元凶。该书主要针对琥珀中许多昆虫的化石做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由于昆虫于白垩纪时期多样快速的演化,许多病原体迅速蔓延,造成恐龙这类大型爬虫类大规模受到感染,最终导致灭绝。
昆虫可能因传授花粉而改变植物界的生态
波纳认为小行星撞地球改变全球气候,致使恐龙灭绝的说法论据不足,因为恐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数百万年,才逐渐灭绝的。只有昆虫与疾病才是合理的解释。
在昆虫化石中,研究小组发现昆虫肠内有利甚曼病与疟疾的病原体,直到现在它们还会传染给鸟类与蜥蜴,另外在恐龙粪便的化石中,也发现昆虫会传染的寄生病菌。
波纳认为,昆虫除了传染疾病,也很能为开花的植物传授花粉,使其越来越繁衍,逐渐取代蕨类、苏铁与银杏这些植物。如果草食性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的食物,它们势必挨饿致死。
不过波纳在书中不是强辩恐龙全都死于传染病,而是说明它们长期因病羸弱,再加上慧星撞地球、火山爆发等灾难发生,遂使恐龙全部绝迹。他表示:“我们不敢肯定昆虫是恐龙绝迹的确证,但我们相信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研究显示,白垩纪的琥珀化石中有传染病毒的媒介,至少有一些是传给了爬虫类。这个研究结果可填补恐龙灭绝原因不足之处。”
白垩纪虽然全球暖化 但仍有冰河存在
另一项对传统说法的挑战,来自近日《科学》(Science)杂志的研究报告。它指出,地球在9000万年前鳄鱼还活跃于极地地区时,就已经形成大型冰河。这项发现推翻了之前所认定:地球“超级温室效应”时期冰河全部融解,极地是完全无冰的说法。
该报告从许多证据中确定,约在9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土仑期(Turonian),气候特别温暖舒适,有些海洋表面的气温可达华氏100度,连在北极,鳄鱼都能繁衍兴旺,或许这就是一旦慧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骤冷后恐龙会受不了的缘故。
但是当时为什么南极洲却是一大片冰河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的波里曼(Andre Bornemann)及其同僚分析海里滋生的有孔虫类体内的氧18同位素,发觉如果海水蒸发后不再回归海里,则海水的氧18至氧16的比例会改变,但是这些有孔虫类不计较这些,它们的因应之道就是将氧气吸收入壳内。
研究者发现,几万年前有孔虫类含有特别多的氧18,这显示冰河的确存在。虽然海洋气温的变化会改变氧气的协调均衡,但海底的温度不管海面的温度如何,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海底的生物仍面临氧气不均衡的状态,这意味结冰的情况是有可能的。
至于在一个超热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冰河的存在,而当时的世界为什么会那么热,似仍有不明之处,难以解释。
综合言之,从温室的冰河与羸弱的恐龙问题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所知仍然有限,所以人们不应对先前的说法或定义墨守成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