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称古代的县长为“知县”?

作者: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1252
【字号】    
   标签: tags:

从史籍记载中,我们常会发现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因朝代不同而有县令、县长、县尹等不同的称呼。但到了明清时期,掌管一县政事的长官被称为知县,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苏知县罗衫再合》:“正说间,后堂又有几个闲荡的公人听得了,走来帮兴。”另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忽听窗外锣响,许多火把簇拥一乘官轿过去,后面马蹄一片声音,自然是本县知县过。”那么,县的长官为什么称为“知县”呢?

“知”有主持、管理之意。“知县”之名最早起源于唐朝,在唐中期,若有的县暂无县令,则由县内辅佐的官员代理主持县的事务,叫“知县事”,但这佐官只是代理性的临时差遣,并不是县令。而五代是中国另一次大分裂时期,战乱频繁,政治混乱,故当时各县吏治腐败,县令都是由昏庸无能的人所担任,以致贪污受贿,苛捐杂税沉重。

到了宋初,为提升吏治,重建县令威望,宋太祖便开始派遣朝廷的官员前去主持县务,此时的“知县事”仍是临时委任的官职,官员本身在朝廷都有职务,所以并非县的正式长官。至宋朝末年,便废除县令,直接设置了“知县”。到明朝时,“知县”便成了县级首长的正式专有名词,而清朝也就沿用没有改变。

其实管理一县政务的行政长管,在周朝时称为县正,春秋时代则称为宰、尹、公等。秦汉时,县拥有万户以上者称“县令”,不满万户者称为“县长”。唐朝时县设令,县分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但无令长之分。宋朝承袭唐制,朝臣派往县充当长官则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元朝时县设置达鲁花赤,以县尹为副。明清时期沿袭宋制称为知县,也就是现今的县长。@

责任编辑:王愉悦
(ht责任编辑:王愉悦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掷果”或“掷果盈车”来形容女子爱慕俊俏男子,或貌美男子受人欢迎。如明朝梅鼎祚《玉合记‧第九出》:“其人如玉,空教掷果盈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唐朝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而“掷果”当然是有其来源的。
  • 在《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上载:“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又《汉‧蔡邕‧陈实碑》载有:“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闭心静居。”另有《汉‧班固‧白虎通道德论‧卷四‧致仕》上说:“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这些古文里的“悬车”之年、“悬车”告老、“悬车”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为七十岁﹚辞官退休。那么,为什么用“悬车”来表示退休呢?
  •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而官员戴乌纱帽则起源于东晋,但成为“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是开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在宋朝修改后加上了双翅,一直到明朝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当官的代称了。
  • 我们从报章杂志或新闻媒体可以知道,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内阁”这一名称,来称呼各国的最高行政机关,而不管是内阁制或总统制,组阁、阁揆、阁员等称呼也时有所闻。那么,“内阁”这个称呼是如何产生的呢?
  • 黄历的三月初一被称为“蝴蝶节”,主要是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之一。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将他与民间的节日联系起来,使节日形成了独特的情趣,也使故事的意境深刻。
  • “公主”这名称最早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公主”这个称号一直由汉朝沿用至清朝。汉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
  • 在古籍史书的图片或古装戏剧节目中,我们常会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们,身上所穿的官服总绘绣着许多精致的图案,不同的官阶,官服上的图纹或数量也不同。那么,为什么官服上要绘绣这些图纹呢?
  • 在古书典籍中常可见到“社稷”又代指国家,如《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及《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那么,为什么国家又称为“社稷”呢?
  • 立春这一天是四季开始的第一天。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庄稼生产过程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春,因此立春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 古人很重视清明这个节气,因为一到清明,天气回暖,气候湿润,雨水增多,万物复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