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初,布朗嘉到美国发展,“美国与欧洲完全不同,”他在Intelligent Times的专访里提到他的美国经验,“在德国你是因为提出问题而得到酬劳,在美国则是因为提出解答。”。一九九五年,布朗嘉与美国的生态建筑设计师威廉.麦唐诺共同创立了MBDC设计公司(McDonough Braungart Design Chemistry)。几年之后,福特汽车掌门人比尔.福特希望把深具历史意义的胭脂河旧汽车工厂,改造为绿色工厂,整体经费高达二十亿美金,这个案子落到了MBDC手上,福特聘请麦唐诺负责规划设计,从摇篮到摇篮的想法终于在美国打响了名号。
二○○一年,MBDC发表了《下一波工业革命》纪录片,推广他们的想法。二○○二年,两个人合写了《从摇篮到摇篮》一书,在美国出版,更清楚全面的勾勒了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十年以来,美国的MBDC与德国的EPEA成为生态实践的急先锋,在建筑、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与许多世界一流的大企业合作,包括Nike、Herman Miller、飞利浦在内,都相当程度受到他们的影响,推出不一样的设计。
美国最著名的办公室设计公司Herman Miller在这方面比谁走的都远。他们在福特之前,就已邀请MBDC帮他们重新设计一个充满阳光空气的厂房。Mirra椅是他们推出市场第一款符合从摇篮到摇篮原则的产品。Mirra椅的钢与铝部分可以拆开来回收,产品的九八%可以再利用,做成新的椅子。椅背则是由polymer制成,可回收使用至少二十五次。在设计之初,他们就决定把有害环境的PVC拿掉,并且让全部零件可以在十五分钟内拆解完毕。
不仅少部分产品如此,Herman Miller宣称,他们在二○一○年之前,有百分之五十的产品将符合从摇篮到摇篮的标准。现在他们在设计的时候,会开始考虑以前不会考虑的问题:如何让材质保持独立性,不将钢与塑胶融在一起,以免造成回收后的污染。要求产品可用一般的工具拆解,拆开一个连结构造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十秒。过去Herman Miller最著名的Aeron椅,因为包含非常多的零组件,就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拆解。
更根本也更困难的问题是材质的选择。Herman Miller花大量的时间检视所使用的材料,如何能不用PVC,不用甲醛,一一检视金属表面处理、染料、纤维、布料,考虑使用生物回收材质的可能性,但是又不能影响到原有功能。最后,为了确保这些材质没有环境顾虑,他们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必须提供精确的材质规格与化学成分。这等于是要求GE塑胶、德国BASF化学公司、杜邦这些大供应商,向Herman Miller递出材料的秘密配方,其困难可想而知。
Herman Miller甚至提出一个更具雄心的计划:Perfect Vision,他们要在二○二○之前成为一个百分之百的绿色企业,零废弃物掩埋、零有毒废料、零排放污染(不论是水或空气)。他们自己的建筑要全部符合 LEED银标章* ,所有的产品百分之百符合环保的标准。
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总是第一考虑。美国最大的地毯制造商萧氏工业(Shaw Industries Inc.),一开始也怀疑从摇篮到摇篮概念的经济效益。从二○○○年开始,萧氏从客户手中回收旧地毯,制成地毯再利用,这么做之后,可以同时节省过去大量处理旧地毯的垃圾费用,也省下新材料的钱。萧氏在商业用地毯这一块业务,所有的地毯都可回收,免费电话号码印在地毯后面,随时可叫人取回。
摇篮思考更启发许多新材质的研发,二○○五年,德国的成衣制造商Trigema与EPEA合作,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件可完全分解的T恤。不论是纤维、染料或是标签,都完全符合从摇篮到摇篮的标准。因为在设计之初就将之放在生物的养分,所以用完之后,在环境里就是食物一样。“这不但是一件可以吃的衣服,同时还考虑到与人体肌肤的接触感受。”我在EPEA办公室拿到一件这样的T恤。
即使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这也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宁静改革。Uniliver冰淇淋包装,一小时内会自动溶解为液体;Nike的球鞋,可拆解为可回收与可丢弃的部分;空中巴士Airbus 380座椅所用的布料,都是可在自然里分解的纤维。办公室家具公司Steelcase的“Think”系列座椅,九九%可回收,并且运用最普通的工具,五分钟可以拆解完毕。布朗嘉告诉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找到六百多种产品,应用了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哲学或是材料。
其中有些创新的概念实证(prove of concept)也在进行。例如贺卡,一般人收到保留三个礼拜之后,大概就会丢到垃圾桶里。现在有一种以聚合物作成的贺卡,上面会指示你当不再需要时,可以放回信封(已经预付邮资),寄回萧氏工业,他们会将之用在地毯的后背。这个测试说明工业的循环圈有可能是封闭的,只要建置一个适合的系统,不但能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同时还可以发掘材料的新价值。@
摘自《从摇篮到摇篮》 野人文化出版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