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自由广场

《饥饿的苏丹》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9月1日讯】[本篇文章的缘起来自一张来自维基字典的普利策获奖照片:《饥饿的苏丹》(英文:The Starving of Sudan)]

反观今天的主流媒体,似乎依旧主掌着大众的思维,它们是否起到了社会良心的作用呢?

“有句老话是: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是无奈,还是呐喊!

少数记者出于职业道德的考量,对备受争议的题材进行了迟到的报导,如“Chinese Seek Answers in Organ Scandal”//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4/21/AR2007042100524_pf.html,

然而这是在很多“非主流”媒体奔走呼号,许多源自民间的草根运动坚持不懈,人权悲剧一再重演之后,方有的结果了。

而现在政府操控的媒体依旧关心着它们希望民众关心的话题,并且得出政府需要的结论:

仇恨犯罪,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由于媒体的煽动在不断发生,就好像一首DIXIE CHICKS唱的歌中所诉:

Not ready to Make Nice:

“I made by bed, and I sleep like a baby,

with no regret and I don’t mind saying,

it’s a sad sad story that a mother will teach her daughter that

she ought to hate a perfect stranger”。

据悉,尽管苏丹的种族灭绝行为如此惨烈,中共依然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经济援助。而电影卢旺达饭店中的一个镜头:“种族屠杀使用的便宜的片刀,是MADE IN CHINA”的,而卢旺达屠杀的主要舆论导向就是当地的一家电台,不愿意做出的联想是:它们的资金来源也是中共的经济援助。

无怪乎,国际社会民众提出要通过抵制北京奥运对中共对苏丹的经济援助说不!

作为“非主流”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我们享受着几代人的和平抗争方得来的民主生活,在言论自由的土地上,在我们的生命和经济利益获得民主制度保护的情况之下,如果还不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为正义和良知发出声音的话,真的是个人品质的问题了。

难道是:“一日为奴,终身为奴”吗?!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们从历史的真实中,学到了什么吗?

相关网站:

//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5424238

An Interview with Dixie Chicks by NPR

//zh.wikipedia.org/wiki/%E9%81%94%E7%88%BE%E5%AF%8C%E7%88%BE

Wikipedia on Darfur

//www.ushmm.org/conscience/?gclid=CPv4t7G1no4CFQebIwod12HBRw

Committee on Conscience

//www.ushmm.org/googleearth/

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www.jacl.org/antihate/index.html

(Definitions

Hate Crime: defined by federal or state statutes. A hate crime occurs when a person commits an act such as assault, battery, criminal damage to property, criminal trespass to property or mob action because of the victim’s real or perceived race, religion, nationality,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 or disability. Hate crime laws vary from state to state.)

本篇文章的缘起来自一张来自维基字典的普利策获奖照片:

《饥饿的苏丹》(英文:The Starving of Sudan),是一幅摄影照片作品,拍摄者为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英文:Kevin Carter)。其后此照片版权被售至《纽约时报》,作报导苏丹大饥荒的新闻图片。拍摄者凯文‧卡特并因此照片,于1994年获选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然而,他在得奖两个月后,受不住群众指责和良心苛责,自杀身亡[1][2][3][4]。

照片来历

1993年,苏丹战乱频繁,更发生大饥荒,两名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和西尔瓦乘小型飞机,往苏丹北部边界伊阿德村拍摄苏丹遍地饿孚和内战情况。但他对拍摄饥民的情况感到悲哀,欲走到附近的灌木林休息,缓和紧张感[3][5][6][7]。

根据凯文‧卡特自己忆述,他在灌木林外听到一声微弱的哭泣,一名瘦骨嶙峋、裸著身体小女孩,奄奄一息在贫瘠苍凉的大地上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出于记者的直觉,他蹲下来向女孩拍照。正当此时,一只秃鹰落在小女孩身后,等待女孩的死亡,然后大快朵颐。

凯文‧卡特静静的在那儿等了20分钟,并选好角度,尽可能不让那只秃鹰受惊,待秃鹰展开翅膀。拍摄完毕后,凯文‧卡特赶走了秃鹰,注视着小女孩继续蹒跚爬向目的地。接着,他放声恸哭,嚷着想要拥抱自己的女儿[3][5][6]。

成名之后,凯文‧卡特把作品命名为《饥饿的苏丹》,将版权售至美国《纽约时报》,于1993年3月26日刊登。接着,国际媒体争相转载,很快便传遍世界,照片震憾人心的感染力,激起世界人民对苏丹大饥荒的强烈反向,各国政府亦关注苏丹内战。正因如此,凯文‧卡特的《饥饿的苏丹》获选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

《饥饿的苏丹》成名之后,凯文‧卡特把作品命名为《饥饿的苏丹》,将版权售至美国《纽约时报》,于1993年3月26日刊登。接着,国际媒体争相转载,很快便传遍世界,照片震憾人心的感染力,激起世界人民对苏丹大饥荒的强烈反向,各国政府亦关注苏丹内战。正因如此,凯文‧卡特的《饥饿的苏丹》获选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

《饥饿的苏丹》成名,更多人关注那小女孩的命运,成千上万的人向《纽约时报》打电话,询问她的生死安危,但是《纽约时报》编辑们和凯文‧卡特也不知道她的下落。而大众得知凯文卡特完全没有向小女孩施以援助,大加批评他有没有善心,就连他的朋友们也加入批评者行列,因为他当时就该放下摄影机去帮助小女孩,他却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凯文‧卡特如此解释:“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我就不该来这里。”

拍摄者自尽

凯文‧卡特得奖之后,面对批评者步步通迫,以及自己对小女孩的歉疚,使他身心受创。另外,他本人已经入不敷出,本接受一份出发到莫桑比克的任务,但一连串的意外令他不能完成任务。而且他的好友肯‧奥斯特布鲁克在托可扎拍摄任务中被枪杀,彻底击溃了凯文‧卡特,他向人表示,宁愿自己代替肯‧奥斯特布鲁克熬子弹更好。

1994年7月27日,凯文‧卡特与肯‧奥斯特布鲁克的遗孀莫尼卡一阵短暂谈话后,于夜晚7时,穿着没洗的牛仔裤和T恤,驾车往布莱姆方特恩斯普洛特河边,把一截花园用软管固定在排气管上,又从车窗送进车内,然后他启动了车子,打开随身听,用袋子当枕头枕在脑袋。约翰内斯堡警方稍后发现凯文‧卡特的尸体,证实他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享年33岁。

——维基字典

(首发:bbs.cnetwork.org)(//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